DALI TOURISM

赶马调是一首汉族的叙事长歌,起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宾川县宾居一带。当时的宾川县干旱少雨,生长在这里的人民群众经常受到干旱的威胁,再加上封建地主的剥削,生活十分穷困。一对刚成婚的青年夫妇,丈夫为了偿还结婚所欠下的债务,不得不离别新婚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约着九个同伴,赶着马匹到遥远的德宏、版纳一带赶马做生意。常年奔走在坎坷漫长而又孤寂的山道上,伴着他们的只有马铃声、马蹄声、鸟语声和呼啸的山...
2021-08-16
钟英傈僳族能歌善舞,其主要舞蹈是“嘎期”,也就是俗称的 "打跳"。他们有"葫芦笙一响脚板痒"之说。葫芦笙是由长柄葫芦和长短不等的竹管构成,有五管、六管两种,管上有竹簧片和洞孔,笙调清雅有韵。和竹笛一起演奏,节奏性很强,跳舞一般分阶段进行,起步时为便于统一,先吹慢节曲调,等到数圈人步调已一致,便吹起快节奏舞曲,数百上千的人随着强的节律整齐起舞,粗矿豪放,蔚为壮观。图:观远
2021-08-16
萂村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大营镇境内,全村1402户,5769人。人均耕地面积1.7亩,人均收入1306元(2004年)。萂村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是一个家家藏书、户户种花的村庄,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还是南诏贵族大义宁国主杨干贞的故里。萂村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各个自然村古建筑的装饰多绘画雕塑,寺庙多绘龙、凤、狮、虎,民居一般绘南瓜龙花。斗拱重叠、屋角飞翘,具有浓厚的白族风格。萂村民居现存...
2021-08-16
宾川大营和鸡足山镇上沧、白荡坪白族正月接送本主活动是比较有特色和特点的民族民间信仰民俗文化。它是一种本主崇拜和本主祭祀活动。在此以大营镇萂村正月“天子节”为例介绍其形成和活动盛况。据传:唐代南诏时期,赵善政、杨干贞在位期间,于农历正月十一至十五回故里过新年,分别在萂头、邑尾、萂中、萂尾、黑家邑等村体察民情、与民同乐,他们了解到父老乡亲的生活十分艰难,过完节,杨干贞携随从回到羊苴咩城,数日后,...
2021-08-16
浴佛节,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中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又称佛诞节、灌佛会、龙华会、华严会等。中国历史记载佛诞为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1027年),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于是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因此各国各民族的佛教徒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纪念佛的诞辰。“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海”,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
2021-08-13
宾川白族居家建盖房屋中的竖柱,堪称不是节日的“节日”。宾川白族盖新房竖柱,一般是在四平墙砌起之时择日进行(但若全用石头砌墙,也有先竖柱的。(竖柱,即竖立房屋的木质框架部份)。   竖柱首先要选好“黄道吉日”。竖柱开始时,在为首的木匠师傅的指挥下,先将已做好的框架立起,然后几个青壮年攀土木架,挥动榔头,将一根根横粱准确利落地打进榫口。据说,榫口穿接的顺利与否,取决于新房主人的大方程度。开朗、大...
2021-08-11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