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I TOURISM

徐霞客“翛翛然有江南风景,而外有四山环翠,觉西子湖又反出其下也。” 泛舟洱源西湖的徐霞客很兴奋,眼前一潭如诗如画的秋水,人间仙境般的山光水色,荷花渔村,让这位足迹遍及今全国很多地方"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的奇人,他欣然在其游记中把自己的认定记录下来,时间是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那些与都市隔绝的、能被称之为奢侈的干净的美丽,在洱海的源头——大理的西湖,其实是一种日常。许多人听过...
2021-08-14
每当提及西湖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浙江杭州西湖的美景,杭州西湖在国人眼中有着不容置疑的知名度,但是且不知在有着彩云之南之称的云南省大理市,还有着一个与杭州西湖同名的高原淡水湖泊“大理西湖”。这里虽然没有杭州西湖的知名度,更没有像杭州西湖,许仙白娘子美丽的传说。但是这里有美丽的湖光山色、这里有热情好客的白族同胞、这里还有令人食指大动的特色美食。大理西湖全称为“大理洱源西湖”位于云南大...
2021-08-13
冬季的云南省洱源县上村湿地,景色秀丽迷人,别具特色。走在湿地里,你会惊叹这片湿地所呈现的生态之美:碧水绕岛,鸟唱虫鸣。沿着湿地中蜿蜒的栈道一路走去,各色花卉组成的彩色景观和河滩湿地独有的绿色景观交相辉映,站在树荫下,还可以近距离感受飞鸟嬉戏,聆听清脆虫鸣。进入冬季,候鸟成群结队从远方飞来,在此栖息、嬉戏。白鹭、野鸭欢快地鸣叫着,拍打着翅膀,时而在空中盘旋,倏忽又直落水面溅起朵朵涟漪。群鸟汇聚...
2021-08-13
关于旅行,有着多种诠释,方式多样,有别于人,有别于钱,有别于目的,有别于时间,有别于喜好……但心思大抵相同,寻觅一番意境,期待一场美好,感受一刻放空……洱源,行亦有景,静亦有处,有太多无法言喻的美,一生当中肯定是要去一次的,只要你去过,洱源绝对会让你魂牵梦萦。洱源一年四季都很美,各有各的特色。其韵味在于山与水、气候、文化与当地风情的完美结合。洱源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地方,这里的美是天然的,没有任...
2021-08-13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直是人们的向往,人们希望生活中少一些纷扰,能够亲近绿水青山。古有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今有洱源梨园村。大理州洱源县茈碧湖深处的梨园村,就是一个清幽、神秘的村落,又称“世外梨园”。湖光山色相映,万株梨树竞秀,梨林深处依稀可见白墙青瓦的人家,几处鸡鸣,数声犬吠洒落在幽静的湖面,湖中行船的渔家女朝着炊烟袅袅的村庄远去……世外梨园,多少年来一直“处在深闺人未识,躺在深山众不知”。梨...
2021-08-13
洱源县地处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交界地带,水热活动异常活跃,是久负盛名的“温泉之城”,也是中国地热温泉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之一。2010年12月29日,国土资源部公布首批评审通过的中国温泉之乡(城、都)和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单位,洱源县城获得“中国温泉之城”荣誉称号。在洱源境内28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温泉星罗棋布,蔚为壮观。大理地热国内的温泉“大滚锅”——直径29米、水深4米、水温达88度洱源由...
2021-08-13

DALI TOURISM

大理地热国位于洱源县国家级风景区芷碧湖畔,是溶入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气息、又带有独特的浪漫风情的温泉景区,也是当地人、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洱源是大理的“温泉之乡”,这里风光旖旎,在地热国温泉度假村内部,32个各具特色的露天温泉池点缀在芦苇及花木之间,若隐若现,形态各异。70℃——90℃的泉水能恰如其分地安抚你的每一寸肌肤,富含钾,钙,镁、铁等多种微量元素的泉水,更是深入地为你...
2021-08-13
茈碧湖又名宁湖、绿玉地,湖水清澈,色碧如玉。位于洱源县东北4公里的罢谷山下,因湖中生长一种珍贵的睡莲科水生植物茈碧花而得名。清代《云南通志》记载说:"茈碧花产浪穹县(今洱源县)宁湖中,似莲而小,叶如荷钱,茎长六七丈,气清芬,采而烹之,味美于甫(莼菜)。八月花开满湖,湖名茈碧以此。"洱源茈碧湖东、北靠山,西南连田,南北狭长,是高原断陷溶蚀洼地形成的天然淡水湖泊,是洱海上...
2021-08-13
洱源西湖风景区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右所西部的佛钟山麓,为高原平坝淡水湖,由西湖、江尾、罗平山三个片区和螺蛳江游览线组成。西湖湖面3.3平方公里,系高原断陷湖泊,平均水深1.8米,最深3.3米,是洱海的重要水源之一。一片琼瑶水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洱海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而位于洱海源头一处如人间仙境般的碧池却“藏在深闺人未识”,这就是高原水乡——洱源西湖。2009年12月,洱源西湖...
2021-08-13
梨园位于茈碧湖北岸,占地面积8公顷,依山傍水,风光旖旎。村中遍植梨树,有些树的树龄已达300多年。数百年来,小村深藏在茈碧湖深处,远离了尘世的暄嚣,村民只能以茈碧湖水路与隔湖相望的外界沟通。摄:网络洱源县位于大理市北,洱海之源。国土面积2875平方公里,是白、汉、彝、回、傣、僳僳等23个民族杂居、以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县。洱源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被人们赞誉为“鱼米之乡”、“梅子之乡”、“乳牛...
2021-08-13
凤羽古镇是云南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全镇人口近百分之九十七是白族,所以这里有保存完好的白族传统习俗、古民居聚落、古建筑群等。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镇,2000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摄:网络凤羽古镇位于洱源县南部,早在多年前,被我国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为“桃花源”的好地方。距离县城20多公里,路途绕过点苍山、溯洱海之源,山外有山,苍山之外有罗坪山,苍山号称有十八峰,罗坪山堪称十六峰。深...
2021-08-13
标山,位于洱源县城以北,标楞寺和楚云庵就坐落在标山上。山无古刹不名,寺无古木不幽。洱源县城以北标山上的标楞寺是一座历经了一千多年风雨的古寺名刹。在洱源县城搭乘的面包车往北前行半小时后,便到达了茈碧湖西岸的永兴村,再徒步往西向陡峭的标山上爬行约半个钟头后便可到达仰慕已久的标楞寺。寺院掩映在古木参天,天然杂木林丛生的绿海中。站在寺门前向东俯瞰,深蓝的茈碧湖,广袤的田野和青瓦白墙的白族村寨构成一幅...
2021-08-13

DALI TOURISM

“栽秧会”和“田家乐”是白族人民围绕水稻栽插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农事节日,流行于洱海北部包括大理古城以北地区及洱源、剑川等地。“栽秧会”既是一种临时性的劳动互助组织,又是一种将娱乐和生产劳动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传统习俗。每当四五月间栽插季节来临,几十户人家或整个村庄的劳动力自愿组合起来,以换工的方式进行集体栽插,称为“秧会”。每个“秧会”推选出一名“秧官”,秧官既是生产能手,又是富于幽默风趣,在村民...
2021-08-15
白族唢呐是白族最具代表性并深受白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它伴随着白族异彩纷呈的民风习俗世代传承至今,广泛流行于邓川、右所、江尾、双廊、茈碧、凤羽、炼铁等乡镇,流行地域之广,民间艺人众多,传统曲目丰富,使用场合广泛。白族唢呐属双簧锥行管吹管乐器,形制和构造与汉族唢呐大致相同,也是由杆子、碗口(喇叭口)、芯子(俗称过气)、气盘、哨子等部分构成。杆子是唢呐的主要部分,一支唢呐的优劣取决于杆子制作的好...
2021-08-13
白族三弦俗称“弦子”,又因大多数白族三弦的琴头为雕凿精致的龙头而又称作龙头三弦,是白族人民最喜爱的民间弹弦乐器,流行于白族、彝族聚居的地区,尤以凤羽、茈碧、牛街、乔后等地较为普遍。白族三弦的形制与汉族三弦大致相同,只是琴体短小些,也是由共鸣箱、琴杆、琴头、弦轴、琴码等部分构成。共鸣箱大多为六角形,也有为圆形的。白族三弦一般都是民间制作,因此无固定的大小规格,制作材料也不尽相同。白族三弦的三根...
2021-08-13
树叶是一种随处可取极简易的膜鸣吹奏乐器,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多采用万年青、冬青树、白蜡树等光润平滑、厚薄柔韧适度的叶子吹奏。吹树叶是通过气息振动叶片发音,音的高低变化靠气息的强弱和上下嘴唇的松紧来控制。其音域一般在二个八度以内。吹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手持叶,左手或右手的食指、中指叉开托住树叶背面,将树叶正面上半沿紧贴下唇吹气振动叶片;另一种是双手持叶,双手食指、拇指分别捏住树叶两端,使树叶上...
2021-08-13
境内流行的口弦有竹制口弦和铜制口弦两种。竹制口弦近年来除了山区少数中年妇女还弹奏外,在坝区已不多见。铜制口弦则广泛流行于从宁蒗、中甸、兰坪等地迁居入境的彝族诺苏人聚居的村寨,彝语称口弦叫“吐丝豁户”。竹制口弦多采用京竹、紫竹制作,在长约100毫米、宽约10毫米、厚3毫米的竹片一端中间刻出长约 50毫米左右的薄簧舌便可弹奏。口弦属簧振乐器,弹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指弹,另一种是用线策动弹。用指...
2021-08-13
傈僳弦子傈僳语叫“期布厄”,因其形状像琵琶并装系四根琴弦也被称作傈僳琵琶,是一件深受傈僳人喜爱的民间弹弦乐器,流行于乔后镇内的仙桃坪、江溪、石曲、登岗坪等傈僳族聚居的村社。傈僳弦子由共鸣箱、琴杆、琴头、琴码、琴弦等部分构成,除了琴头和共鸣箱面板是单独镶嵌外,整个琴体是由一整块木头(大多为香樟木或桃木)雕凿而成,都是民间制作,因此形制和大小规格都各有不同,常见的形状近似汉族的中阮。傈僳弦子的四...
2021-08-13

DALI TOURISM

大理洱源素有“梅子之乡”的美誉。洱源话梅以青梅为原料加工制作,去除青梅的酸涩,以酸甜怡人,口感清香,食后口舌生津、解暑去热而被大众喜爱。话梅凝聚了大理白族人民几百年的智慧,以独特的配方、加工工艺而远近驰名。
2021-08-13
酸辣可口,白族佳肴。是白族人家餐桌上一道常见的美食,木瓜的酸夹着木瓜特有的果香与微甜、辣,使得酸辣鱼有无尽的悠长回味;活水煮鲜鱼,吃起来绝对地爽口。
2021-08-13
毛驴汤锅是洱源县三营有名的一道风味菜。毛驴肉和毛驴汤锅味美上乘,营养丰富。有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功能毛驴肉不似牛、羊肉燥热.其肉性温,具有滋阴补肾、健脾的功能,特别对妇女产后虚弱,营养不良具有独特补益作用,广大群众都喜欢食毛驴汤锅。传说相传,三营本主会期(又称庄稼会、树花会、二月十五祭祀本主、唱乡戏、买卖牲畜.药材农具)。因三营本主喜欢吃毛驴汤锅,所以本主会上到处是卖毛驴汤锅的食...
2021-08-13
炖梅又称“煮梅”。它是以苦梅作原料,浸在陶罐内持续微炖1月一2月,待梅色黝黑时即停火食用。炖梅能搁置数年不变味。白族人常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炖梅是白族人民用来做拌凉菜、煮酸辣鱼的调味品。同时,它还是一剂传统中药,白族谚语说:“吃杏遭病,吃梅接命”。内服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痢疾,还有解热镇咳作用。外用捣烂后涂敷创伤、疮口,对清毒、生肌均有疗效。又是夏季解暑饮料,加糖冲释后味道香醇、解渴。
2021-08-13
洱源,山川秀美,温泉星罗棋布,有着温泉城的美称。这里的温泉炖鸡味道更堪称一绝。洱源温泉中盛产天然硫磺和芒硝,用此泉水炖出来的鸡,不仅味美,而且药用价值很高。因肉嫩味美而闻名遐迩。温泉炖鸡清香可口,吸收了大地的精华,是大自然精心烹饪的“杰作”。温泉炖鸡的主料挑选严格,为当年生母鸡或隔年公鸡,而且是茶花鸡,体态娇小,健壮丰满,啼声清脆悦耳,羽毛华丽红艳似盛开的茶花,留有野生原鸡驯化后肉质格外鲜美...
2021-08-13
火烧猪肉(多用臀部和后腿皮肉)和猪肝切成细丝或片,以葱、蒜、芫荽、炖梅、辣子面、酱油等为佐料,调蘸而食。此吃法民间称之为“吃生皮”。吃生皮的习俗,相传始于南诏时期,历史悠久。蘸过汁水的生肉丝吃到嘴里,绝对感觉不出平时生猪肉具有的腥味,感到的只是从未感受过的鲜嫩可口和满口溢香。
2021-08-13

DALI TOURISM

尹俊,男,1932年9月生,白族,云南洱源人,1949年7月入党,1949年4月参加工作,初中文化。1949年4月至1950年12月,在家乡参加地方游击队;1950年12月至1965年12月,云南省邓川县教师学习班学员、云龙县贸易公司统计员、大理专署工作人员、州计委副科长、州人委工交办负责人;1965年12月至1967年1月,云南省大理"四清"工作团工交队书记、队长、下关市委常委、市长;19...
2021-08-13
白洁夫人,又称慈善夫人,生卒年不详,唐开元年间人。原籍浪穹诏(今大理市洱源县),后嫁与邓赕诏(今洱源县邓川)诏主为妻。蒙舍诏(今大理巍山)诏主皮逻阁欲吞并其他五诏,向唐朝称臣,与五诏诏主谈判无果,便假意邀请五诏诏主前往蒙舍诏祭祖。白洁夫人知道此中有诈,劝丈夫不要前往,但如果不去,便会被冠以对祖宗不敬的罪名,邓赕诏诏主思前想后,最终还是按期前往蒙舍诏。白洁夫人见无法劝服丈夫,便送给丈夫一只铁钏...
2021-08-13
马金墀(1860-1953),白族,洱源县茈碧乡人。自幼失怙,靠舅父扶掖,但他聪明好学,未成年即闻名乡里。清光绪五年(1879)中举人,授蒙自县教谕,后被延请主讲当地书院并兼考试校阅院士。曾辑有《培桂轩集句对联》1卷行世,诗作集于《滇南诗抄》。唐继尧时期,马金墀被聘为云南省整理金融委员会委员。1931年,云南省志筹备处成立,被聘为省志馆顾问。曾捐赠给洱源县图书馆《万有文库》1部。1949年1...
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