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I TOURISM

“马厂归”因生长在鹤庆草海镇高海拔冷凉地区马厂村而得名。自1901年从我国西北部秦岭引进后,经过100多年的种植发展,现以个大、肉肥和挥发油含量高而居全国当归之冠。其最大的鲜归头单个重量在550克,晒干后约重200克,最大的鲜全归重量在1000克以上。马厂当归味甘微辛、气味芳香、性温,具有补血、活血、润燥滑肠、破瘀生新、调经止痛和治疗血虚头疼等功效。它既是中医常用的妇科良药,又是生产保健食品...
2021-08-11
生皮是一道独特的美味。生皮,白语又叫“黑格”,逢年过节,白族人招待客人总会有一道非常特色的家常菜,凉拌生皮。一般生皮生肉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生皮和佐料不搁一起,吃时就着佐料一起吃;一种是将佐料与生皮生肉拌匀,就是一道凉拌生皮。大理一般盛行吃生皮的地区有洱源、鹤庆、大理市周边乡镇等几处,其中洱源的生皮为上品,选材与制作都特别讲究。上好的生皮选取后腿肉和里脊、腰脊作为主料,生皮要切得细而不碎,蘸水...
2021-08-11
鹤庆坝子进入十冬腊月,受玉龙雪山的影响,气候变得异常的寒冷。加之有雪水潺潺地从玉龙雪山上,欢快地流趟下来,那水清亮无比,亮生生的,像刚从商店里买出来的不锈钢器皿一般,放出新光来。这正是白族人,家家户户宰杀年猪的大好时日,也是腌制火腿、吹肝、猪酐酢……的好时候。开始宰年猪了,将亲朋好友同事同学们召集在自家简朴的院子里,大家都一起动手,那亲热的氛围,已经超越了宰猪的意义。相聚的日子是短暂而欢快的...
2021-08-11
新鲜的猪肝已经晾到半干了,这时候,宰了的猪也已经收整得差不了,就来收掇猪肝了。主妇就将自己在宰年猪之前就准备好的,鹤庆东山出产的油红色的花椒面,自家菜园里产的红亮的辣椒粉,事先买好的白生生的纯胡椒粉、香气扑鼻的草果面、细香葱末……一应俱全的东西摆了出来,和上清冽冽的玉龙雪山上淌下来的雪水,再拌进一些鹤庆乾酒。刚把这些备齐,有人急着找来了麦杆,除去了苦猪胆,就在猪肝上翻找气管,把拌好的调料,从...
2021-08-11
全鸡是鹤庆的传统食品,这几年几乎将要失传了,是民间的十全大补。大病初愈的病人,生了孩子的妇女,做了手术的重病号,都要给他们炖上一只全鸡。这全鸡的炖法,也是和炖肉差不多,也是用一个瓦罐,外面加一碗,然后封一面团,用粗糠熬就的。不同的是,在全鸡上下功夫,对鸡的选用也是非常讲究的,当然最好的鸡材,首选是乌骨白凤,没有乌骨白凤也要本地纯种的土鸡,决不能选现在的蛋鸡啊,肉鸡啊之类的,或者用现代化生产出...
2021-08-11
听说过羊生皮吗?生皮是鹤庆的一种生吃食品,比如把生猪肉,生鸡肉,生牛肉干巴,切细了,弄碗用酸醋、胡椒粉、辣子面……调制的醮水,就那样就着血红色吃了,就跟日本人或者广东人吃生鱼片差不多了。那味道倒是非常新鲜可口,可容易吃出毛病来,比如旋毛虫病啊,什么的。但羊生皮的概念,绝不是这种吃生肉的吃法,羊生皮的制作是非常讲究的。先选好一只三十斤左右重,上好的骟山羊。杀了以后,不要剥皮,而是用开水烫去羊毛...
2021-08-11
居住在鹤庆县境内河谷地区的苗族,风味小吃众多,其中,竹筒焖鸡杂的风味很独特。竹筒焖鸡杂,选一节老黄的竹筒,一头留节、一头开口当“锅”。将洗净的鸡肝、肫及杂碎剁碎,配以香菇、竹叶菜、青薄荷、蒜泥、草果面、核桃仁茸及食盐拌匀,全塞进竹筒中。再用芭蕉叶塞封节口,将竹筒放到炭火上翻转烘烤。待竹筒冒出油珠,使可破竹食之。奇香四溢,回味久长。
2021-08-11
滇西北各民族(白族,彝族,纳西族等)常采用的猪肝做法。而大理鹤庆人则将新鲜猪肝用插入的麦竿儿吹胀到最大,然后撤掉麦竿儿,将胀大的猪肝用蒸笼蒸熟,放凉,切片,拌入芫荽、酱油、醋、辣椒、味精和盐后即成,其味极爽口并且没有通常猪肝特有的难吃的味道。切片略带甜味(肝糖元水解所致),切面有无数小气孔,像海绵一样吸水,非常好吃。吹肝是鹤庆的特色食品,一到十月周(农历10月初10)过后,大多数白族人家,就...
2021-08-11
鹤庆县的银铜工艺品,制作精美,远销国内外,为消费者所喜爱。 位于鹤庆县西北凤凰山下的新华村,以打制各种银铜首饰工艺品而闻名。目前,全村几乎家家都有工艺品加工作坊,从业人员达1200多人。工艺品的制作保留了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方式,每户加工的品种,绝不与其他家雷同,形成了“一村一业,一户一品”的生产格局。其生产的民族工艺品,除传统的手镯、戒指、项链、耳环、胸佩、白家锁等外,还开发出许多新的产品,诸...
2021-08-11
鹤庆的炖肉是比较特别的,它的特别就特别在炖肉时所使用的工具上。一到冬天,天阴下点小雨,一家人不出门,蜗居在家里,没事干了。干什么呢?炖吃肉。补补身子,平时太忙没有时间,现在正好没事,就炖肉吃吧!那才叫温馨呢,有家庭氛围。这时就找来一个瓦罐,洗干净了,弄一枝腊猪脚杆,烧成黄生生的,脆当当的。当然如果有狗肉、驴肉之类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没有的话,普通一点好了,就用猪脚杆代替好了。取出不常用的那...
2021-08-11
鹤庆乾酒的来历,在民间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和神秘意韵的故事,这酒据说是乾隆老儿下江南那阵子,在一次晚宴上,品了鹤庆出产的西龙潭酒后,觉得味道醇厚中,有一股子清冽冽的感觉;回甜中,有一种山野的清香。那品遍了天下美味琼浆的乾隆老儿,品了一口后,居然啧啧称赞道:“这真是天下少有的美酒啊!杜康在世,也未必能酿出这般美酒。”于是就将这种酒,御封为每年进贡朝庭的贡品,定期按时呈贡。这酒名也就取成了乾酒,...
2021-08-11
随着鹤庆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鹤庆白族古老的工艺美术品——瓦猫,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这些虎视眈眈的瓦猫雄踞在普通百姓的屋脊正中,门楼顶上,避凶镇邪,降脊纳福,时时吸引着远方的客人驻足观看。人们惊奇于瓦猫的生动形象,惊异于瓦猫的神秘功用。这些和邑、迎邑与赵屯人烧制的白族瓦猫堪称鹤庆白族民间手工工艺一绝。近年,在赵屯北颁榜村“云南民间美术师”郜金福等人的努力下,鹤庆瓦猫已从白族人家的屋顶房头...
2021-08-11
鹤庆火腿是云南名特食品,因其腿部弯曲,外形圆整,故又名圆腿或盘腿。鹤庆白族腌制盘腿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把鹤庆火腿作为纳贡和远销外地的著名特产。清康熙《鹤庆府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名宦查伟“丰酒肥腿食客”,肥腿就是盘腿。鹤庆火腿,采用当地白族群众厩养的油葫芦猪为原料,且最肥不超过50公斤,猪宰杀后,把皮薄肉嫩的猪后腿刮洗干净,并把它旋成圆形,将猪脚弯曲盘插于边皮之中,搁放在通风处或阴凉处风干,...
2021-08-11
鹤庆县是大理州著名的兰花产地,大雪素之乡。据史书记载早在明初鹤庆就开始养兰,民间就有种养兰,品兰的历史传统。1986年7月22日成立鹤庆县兰花协会,至今已是17年春秋,兰协始终如一,为发展鹤庆县兰花事业为目标,幸勤地耕耘着。蓬勃发展的兰花产业已促进了本县各行业的发展,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2021-08-11
鹤庆米糕,色香味俱全,是当地群众逢年过节、婚丧娶嫁款待宾客或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传统食品。鹤庆米糕,制作精细,分干糕和水糕两大类。制作干糕先将上等白米泡软后,压磨成粉,然后用薄荷、橙皮汁加红糖将粉碾细,用细筛筛入甑子内,再用薄刀小心划成2寸、高1.5寸,厚0.5寸的小块,用大火蒸熟。水糕,是高粉制成后,加百分之一的糯米面,蒸发亦如干糕,但不加糖,待糕蒸熟后在把红糖撒在上面,待糖蒸化后在撒上芝麻或...
2021-08-11
鸡豌豆报顾名思义,就是那豌豆的大小和鸡的眼睛大小差不多,有地方的人叫鸡眼豆,扁圆形的,属小春作物。只能种在沙地里土地比较贫瘠的荒坡上,是那种“种一葫芦,收一瓢”的绿色食品,亩产量每亩还不足100市斤呢。做鸡豌豆凉粉的工序,也不是我们一般人想像的那么简单。要做鸡豌豆凉粉了,头天晚上,便用本地西龙潭里的天然矿泉水浸泡那鸡豌豆一夜,到第二天,鸡叫头遍的时候,便起来,用手推小石磨,“哼啦、哼啦……”...
2021-08-11
不论是熟悉的朋友,还是初识的陌生人,只要走进鹤庆马耳山乡的彝族村寨,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一碗热腾腾的蜂蜜三香茶,一杯香喷喷的花酒,便是进屋的见面礼。三香茶是将茶叶少许放进小陶罐中,在微火上烤黄,然后放进山泉水在火塘上煮沸,去渣留汁。再放进炒黄捣细的芝麻、核桃仁茸少许,熬煮片刻,适量加入蜂蜜,即成三香茶。茶汤微苦、清香和甘甜皆备。除解渴外,还提神补气,并有解暑明目、降血压和治眩晕的药效。花酒是...
2021-08-11
鹤庆县的手工造纸历史悠久,产品精良。据有关史志记载,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鹤庆的纸业生产就遍布境内。到了民国初年,有规模的造纸作坊有数十个,年产白棉纸2000多驮,土纸3000驮(每驮50—60千克)。产品除供应本地外,还销往丽江、永胜、剑川、大理、下关、祥云等县和印度、缅甸等国家。鹤庆白棉纸,因雪白如棉得名。每张纸长、宽各50厘米,薄如蝉翼,韧似锦绫,质软防蛀,吸水性强。...
2021-08-11
柳蒸猪头顾名思义,柳蒸猪头就是使用柳枝蒸制出来猪头肉,其选料精致、烹制过程细腻,体现制作者炽热的生活情怀。烹制柳蒸猪头,首先选大小适中的新鲜猪头,烤至皮层焦黑后,用温水浸泡,剔除猪头鼻孔耳朵内的异物,从猪头下部中线位置剖开,取出头骨,洗净,挂晾。第二步,准备两口口径60厘米的铁锅,做盖的一口口径可稍小一点,在做底的铁锅中加入3~5升清水。第三步,选2厘米粗的绿柳枝条,断成30~40厘米长的5...
2021-08-11
鹤庆的瓷器生产略迟于陶器生产,但因境内瓷土蕴藏量大,瓷器生产历史亦较久远。三庄生产的白鹤碗自古有名。这种白鹤碗白底青花,里外有图,其工艺图案以白鹤为主要特点。碗的里面、碗底有一只极其精美的翱翔于万里晴空的白鹤,碗边是整齐的鱼游于波浪间的图案。碗的外面有图画,似一幅绝妙的风俗画,有山有水,有人在钓鱼,有人在划船,有亭,有桥,有树,使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鹤庆坝子未开辟以前“中潴深潭百余里,居民两岸...
2021-08-11
八大碗是经鹤庆当地一代又一代厨师筹划积累下来相对固定的宴席待客形式。八大碗的待客传统约定俗成的规定了红白宴席菜肴的种类和烹饪的方法。菜肴的种类有红肉、酥肉、粉蒸肉、卤肉、千张肉、索粉、竹叶菜、黄花菜、茶豆子、木耳、汆菜和“五香”(是吹肝、里脊、花生、乳制品和腌鸭蛋等5种菜的统称)。所谓八大碗,其实是席面上的8碗菜加1个拼盘的统称。席面上的8碗菜要从“五香”外的诸种菜中选4荤4素共8种菜来烹饪...
2021-08-11
鹤庆陶器生产历史悠久。海北坪、象眠山、金斗山等地曾先后出土过大量火葬罐。2005年修建大丽铁路,象眠山又出土大批火葬罐,并由省考古队进行发掘,出土火葬罐4000余件,多数为唐宋元明时期器物。陶色分褐、红、灰三种。表面个别为素面,多数有纹饰。纹饰方式主要有贴塑、刻画、拍印等种。纹饰种类常见的有莲纹、凹凸弦纹、绳纹、宝相花、金刚杵、法轮、人物及十二生肖等。器形有大小罐、缸、坛、瓶、盆、碗、盘等类...
2021-08-11
白语称“吴双垂”(猢狲串),内容丰富,主要用于端午节儿童胸饰。主要有猴子抢爪,小荷包、香包、绣球、八卦、白鹤、蝴蝶、针插、葫芦、鱼、十二属等,用碎布做成,琳琅满目。草编主要用麦杆编成太阳花、菱角、小草帽、小提篮等小巧玲珑的摆件挂件。纸、篾扎、竹编   纸、篾扎作品主要为宫灯、花圈、龙、狮、龙船、舞台道具用品、纸花等,也有一些竹编实用具如烘笼、鱼篓、提篮、甑子等。
2021-08-11
传统剪纸主要用于作刺绣挑花的图案粉本,少量用于宗教祭祀摆设,如纸花、引路幡、纸人、吊挂及结婚新房装饰、窗花等。有人一剪能剪下一串“望不断”和一幅“喜鹊登梅”图,技艺精绝。现代剪纸是美术创作的一种,主要用于艺术欣赏。白族传统刺绣多数用平针绣十字和狗牙,组成花草、蝴蝶、慈姑叶、万字等图案,绣围腰、手巾等,蓝底白线,美观大方。红绿丝线则绣甸南新娘装、儿童虎头帽、虎头鞋等,雍容华贵,五彩缤纷。床上用...
2021-08-11
鹤庆石雕历史悠久,品类繁多。秀邑、河底、文星的石匠特别有名,他们吃苦耐劳,技艺娴熟,专门从事各种石器制作,擅长石雕石刻。1978年以后,各地石匠纷纷参与民居和国家建筑工程建设,各尽其能,大展才华。秀邑、河底、文星石雕石刻得到很大发展。同时境内涌现出大批从事石雕石刻的能工巧匠。
2021-08-11
手搓粉是用鸡豌豆为原料制作出来的粉丝,粉丝拌进调料做成的卤粉在鹤庆是一道很受欢迎的佳肴。手搓粉制作工序多而细。制作者要先将鸡豌豆洗净泡涨,用石磨磨成粉浆,将粉浆用纱布过滤去渣置于盆中,待其充分沉淀后,倒掉表层的清水,用纱布把粉浆包裹扎紧掉置过滤水分。水分干后取出粉团,用刀把粉团削成雪花一样的薄片,酿干,酿干后的粉片制作者称之为“干粉”,可暂时存放待用。制作卤粉前,先将锅中的水烧涨,再用土钵(...
2021-08-11
猪酐酢也是和吹肝一样,是地方特色食品。滇西自古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婆姨猪酐酢。”可见鹤庆、剑川猪酐酢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这猪酐酢也是在过年前后,家家户户杀年猪时,也是做猪酐酢的最好时机了。将园子里栽种的本地辣子,用盐臼冲好,那纯净的辣子面红得像熟透了的西红柿一样鲜艳入眼,看着就板扎。然后,将猪上的肋巴骨,剁成寸骨。用玉龙雪山上淌下来的雪水,加上东山倒流箐的原汁原味的花椒...
2021-08-08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