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I TOURISM

剑川被誉为白族文化聚宝盆,是梦与激情抵达的地方。来剑川,三大景点不能错过,三个景点分别沙溪古镇、石宝山、千狮山,根据梅子在剑川的旅行经验,现奉上旅游攻略。沙溪古镇主要景点:寺登街、玉津桥、四方街古戏台、兴教寺滇西北有个说法:走过大理,路过丽江,别错过沙溪。沙溪古镇,这座记录了茶马古道兴衰的小镇,虽没了往日的繁荣,但那份古朴安静的气息,小桥流水的景色,却扣住了无数人的心弦。沙溪古镇曾是茶马古道...
2021-10-08
世界人潮汹涌,寻一隅安心处。“此心安处是吾乡”,沙溪,便是这样的地方。“一人,一车,一狗,一猫,我就来了”“刚来沙溪的时候,是个冬天的夜晚。那时候连路灯都没有,伸手不见五指,还挺冷的,但是抬头能见到满天繁星,像我小时候才有的记忆,感觉就像是被繁星包裹着一样,很温暖,那个时候就觉得沙溪很适合我。”老板娘秦若水提起第一次到沙溪时一脸笑意。老板娘是个河南郑州人,第一次来到沙溪旅游,就爱上了这里。结...
2021-09-01
青砖白墙间,你立于房檐处,代替白纸黑字的历史门庭小院处,看见你静静守在一方,精美大方的图案让人停下脚步笔墨纸砚旁,你存在于书桌的每一处,墨味纸香是你的文雅连桌椅窗前,都有你的身影有一种声音在耳边回响别说了,伙伴我的心已被你虏获那些感叹已是多余是怎样的智慧,绕过了你粗糙的外衣将你的灵魂打磨得如此优雅美丽是了,是了你只是一根木头可你的灵魂却如此美丽当人们把你身上的累赘一点点剔除时你就已经准备好承...
2021-08-14
沙溪古镇,有些人可能根本没听过它的名字。但对我而言,沙溪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沙溪古镇从云南出发前,我就对沙溪有所耳闻。很多人用辞藻来形容它,有人说它是二十年前的丽江;有人说它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下来的古镇;有人说它是旅人心灵栖息的港湾……想到这里,我的肚子又咕噜咕噜的叫了,那种饥饿感一下就扰乱了我的思绪。我边走边用手安抚着它,意思是说:“走,哥带你去沙溪吃大餐!”在车子翻过一座山头后,平...
2021-08-14
在一件件木雕作品中,可以深深感受到大理千年古都的鲜明与灿烂......山如剑、水如川。是剑川地名最好的诠释,滇西一带有这么一句流传久远的民谣,“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匠到处有”,从这一句话就能想象得到,剑川木雕氛围自古以来之浓厚,木雕匠人之众多。剑川木雕是一项古老的技艺,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最大的特点是做工精细、用料考究,集明、清各式木雕之精华,造型美观大方,高雅别致,坚硬柔韧,抗腐蚀、不变...
2021-08-14
以匠人之心,琢时光之影。怀着一颗纯粹的心,一锤一钻之间,苦心打磨、精心雕琢,成就一件又一件惊世之作。剑川的雕刻技艺,远不止于木雕、银器。“木石不分家”,这是传统的剑川白族建筑和家具制作遵循的风格和形式。剑川的石雕,和木雕一样,经千百年的苦心打磨、传承,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石雕文化。剑川石窟与千狮山石狮群,便是剑川白族石雕匠艺人才创造的两组世界级石雕文化精品。01— 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山石窟位...
2021-08-14

DALI TOURISM

剑川木雕艺术小镇依托剑川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白族文化和精湛的木雕技艺,以剑川木雕为核心,融历史、文化、商业、电子商务、休闲、景观、体验、旅游于其中,打造集市场、加工制造、技艺传承、文化创意、民俗旅游为一体的高品质木雕旅游小镇,打造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木雕特色小镇。
2021-08-13
博物馆西枕金华山,东瞰剑湖,北临永丰河,成立于2003年8月,2004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全馆面积6000多平方米,拥有馆藏文物6000多件,是展现与宣传剑川 县深厚历史文化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事业机构,是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民族博物馆。剑川民族博物馆与景风公园合二为一,既是博物馆又是公园。“景风”二字由清未著名书法家、学者、诗人剑川赵藩先生所取,为景仰先贤遗风之意。博物馆主要参观的有第七批...
2021-08-13
剑川县千狮山(满贤林)景区坐落于于剑川县城西1.2公里处,景区内雕有3268只石狮子和高达25米的石狮王,被称为“世界双绝”。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狮艺术博物馆。风景如画的满贤林也为千狮山增添了不少诱人的色彩,就连地理学家徐霞客也在这里流连忘返。 满贤林古称为“蟒歇岭”,传说岩穴中曾有大蟒蛇出没,故称“蟒歇岭”明末清初剑川文人学士觉得“蟒歇岭”之称不雅驯,取“蟒歇岭”之汉文谐音改为“满贤林...
2021-08-13
石宝山是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颗璀璨艺术明珠,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古以来,三塔寺与石宝山堪称“滇西两绝”。景区内开凿于唐宋时期的石钟山石窟,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西南的敦煌”。依雄奇万状的大石岩而建盖的宝相寺被誉为“云南悬空寺”,堪与北岳恒山一争高下。掩映在古柏苍松之中的海云居,规整雅朴,静谧清幽。有“中国歌城”与“白族情人节”之称的石宝...
2021-08-13
沙溪位于中国云南剑川西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域东南部,位于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沙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上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镇和交通要冲。摄:网络茶马互市“茶马互市”始于唐代兴于宋代。所谓“茶马互市”就是以物易物,用我国康藏地区的特产马匹、皮毛、麝香、藏红花、贝母、虫草等与云南、四川的茶叶、盐巴、布帛、糖等生...
2021-08-13
水域面积达7.5平方公里的剑湖因无污染而有“高原明镜”之美誉,与依湖而建的白族村寨合成秀美的风景线。剑湖以其水质之异常清洁甘冽,堪称镶嵌于滇西北高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网络在前人称道“剑湖八景”中,剑湖揽据其二,一曰:“海门秋月”,二曰:“海面渔灯”。据清康熙五十二年修纂的《剑川州志》载,“海门秋月”的奇观是“中秋晚,月未出,海门水中先有月映”。“海面渔灯”的奇景为“湖面中渔人夜...
2021-08-13

DALI TOURISM

夏历二月八日:相传此日释迦逾城出游,看到民间疾苦,遂立志创立佛教普度众生,剑川佛教将此日作“太子游四门”盛大佛会。届时,全城欢腾,老幼云集,同观“太子游四门”盛况。 佛诞节:又称浴佛节、太子会。夏历四月初八日,以纪念释迦诞辰。 成道节:又称成道会。夏历腊月初八日,释迦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日。 涅槃节:又称涅槃会。夏历二月十五日,纪念释迦逝世。 弥勒会:正月一日,弥勒成佛日。 观音会:观音诞辰与...
2021-11-26
“栽秧会”和“田家乐”是白族人民围绕水稻栽插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农事节日,流行于洱海北部包括大理古城以北地区及洱源、剑川等地。“栽秧会”既是一种临时性的劳动互助组织,又是一种将娱乐和生产劳动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传统习俗。每当四五月间栽插季节来临,几十户人家或整个村庄的劳动力自愿组合起来,以换工的方式进行集体栽插,称为“秧会”。每个“秧会”推选出一名“秧官”,秧官既是生产能手,又是富于幽默风趣,在村民...
2021-08-15
白族民歌的歌词,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生动活泼,诸如历史故事、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山川景物、爱情婚姻等等都融于歌词之中。
2021-08-14
这是剑川金华坝、沙溪坝两地民间较大的一次群众活动,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受佛教密宗文化的影响。相传,农历二月初八日,释迦逾城出游,看到民间疾苦,遂立志创立佛教,普渡众生。明、清两代至今,每年的二月八剑川金华坝、沙溪坝都要各自进行民间庙会活动。二月初六日,在佛教徒的带领下,人们焚香沐浴,衣冠整齐,虔诚地将“太子”(用布扎油漆制成的太子行像)请到行宫或本主庙里。二月初七日为太子颂经做佛事,百姓备齐斋...
2021-08-13
青姑娘节每年正月十五日,甸南、羊岑等地的白族妇女都要过传统“青姑娘”节。传说,青姑娘是一位美丽、勤劳、善良的姑娘,被迫做童养媳,遭受婆婆、丈夫的虐待,“挑水几担要计数,讨火迟回骂连声,身子打成破竹杆,胆战心又惊……”过着非人的生活。她发出怒吼:“墙上人影难成画,水底捞月白费神,万丈铁链缠住身,难锁我的心!” 她被逼得走投无路,于是跳入海尾河自尽,以死来反抗吃人的封建婚姻制度。为了悼念青姑娘,...
2021-08-13
白曲即白族民间歌谣。剑川是白族民间歌谣的主要发源地,被称为“白曲之乡”。列为全国艺术学科重点科研项目的《白族民间歌谣集成》收编的479首歌谣中,剑川的作品占50%以上,以其数量多、质量高、品种全、流传面广而著称于世,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歌词结构为“七七七五”式“山花体”,四句一段,两段或若干段为一首,如《白月亮》:“白月亮呀白姐姐,白姐身穿漂白衣,白绣花鞋穿脚上,白羊皮斜披,白米白面...
2021-08-13

DALI TOURISM

凡到过剑川一带做客的人,都能品尝到当地的民间特产羊乳饼。羊乳饼又叫奶豆腐,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是营养丰富且味美鲜香的高级滋补品,剑川一带农家常常作为上等美味佳肴款待宾客,或者当作礼品赠送亲朋好友。羊乳用羊奶作原料,制作方法大体是先用纱布将鲜奶进行过滤,滤去杂质,在按一定的比例在羊奶中加进卤水或者是一种名叫奶藤的野生植物,然后用火加热至涨沸,使之凝结成絮状物,再用纱布包住进行挤压,滤去酸水,即...
2021-08-13
“得勒姆资汤”也称“母子相会汤”“得勒姆资汤”是别具一格的剑川白族风味小吃,是用“蚕豆母豆叶加豆米子”相煮而成,又称情深意重的“母子相会汤”。“得勒姆资”为白语,指蚕豆母豆秧、豆叶,立春时节专门采集晒干,等到吃时,先煮一下使之变软,再轻轻挤干其汁,然后把经过漂洗滤水,泡于清水中几个时辰;先用腊肉丁将蚕豆瓣炒一会,放水(最好是井水)煮片刻,然后将“得勒姆资”切细,放入豆汤中煮熟,即可食用。“母...
2021-08-13
苏裹梅在剑川已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用梅子、紫苏叶、花淑、蜂蜜、红糖等原料精心加工制作而成。工艺讲究。先将梅核取出,雕成梅瓣,装入配料,外用紫苏叶层层包裹,然后装入陶罐,再放少许白酒,密封贮藏。贮藏时间愈长愈佳,其酸、甜、麻、香、醇五味俱全,口感极好,有生津健胃之神奇功效。
2021-08-13
“东山萝卜西湖鱼”是剑川一句民谚,还被民间歌手编入白族调中歌唱,可见其名气之大。“东山萝卜”说的是产于剑川庆华、玉华带的蔓菁,剑川白族人的“土片此”。主要生长在高海拔的寒冷地区,开黄花。蔓菁的颜色一般都是白色,而东山萝卜(蔓菁)却是紫红色的,这也许是和这里的土壤里含有稀有的碳物质元素有关,而使这样蔓菁成为紫红色,肉质和味道比一般蔓菁佳好。到了冬季,把蔓菁切成片,用篾片穿成串,悬挂晒干,称为“...
2021-08-13
“泥鳅钻豆腐”是剑川很有名气的菜。在剑川各村寨四周沟渠、水塘、水田、秧田、沼泽等湿地中都可以捕捉到泥鳅,剑川是泥鳅的丰产区。最容易捕捉的季节是在农历秋分节令前后。这时,雨水渐少,晴日渐多,水稻即将成熟变黄,要逐渐排放稻田中的水,只要把竹编渔具,白语称的“给”放置在稻田、沟渠、池塘等出水口,泥鳅就会一一落入“给”中。此时捕捉的泥鳅个大肉嫩,叫“谷花泥鳅”,这时捕捉到的鱼称为“谷花鱼”。泥鳅捉回...
2021-08-13
汉语称海菜根为“莼”,用海菜作的汤称为“莼羹”。剑川剑湖里的特产海菜,白语称为“空务此”,也叫“空心菜”。海菜属于绿藻类,茎长四五尺,浮在水面上,又软又脆,茎的顶部开花,花被苞包裹,每苞有四五朵,四瓣白色,花色很美。海菜先长茎,后长叶子,叶子卷子很紧,不完全舒展,尖尖的。春冬秋季节都可以采摘做汤,汤色鲜亮、海菜鲜碧,味道鲜美,入口柔性滑。夏季吃时注意清洗,因为此时蜗牛、水蛭可能被卷在叶子中,...
2021-08-13

DALI TOURISM

周钟岳(1876—1955),字生甫,号惺庵,剑川金华忠义巷人,白族,钟岳出生贫寒,刻苦自励。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癸卯科乡试,中第一名,称解元,1904年,至日本弘文学院留学,肄业师范。1905年复进早稻田大学,习法政。曾汇编《师范丛编》10卷,辑译松村介石《中国教育制度变迁通论》1卷。云南同学创设“云南杂志社”,钟岳任总编:撰有《论云南对于中国之地位》及《滇越铁路赎回之时机及其办法》...
2021-08-13
王水成,1957年9月出生于云南省剑川县东岭乡三河村。白族。1975年1月入伍。中国共产党党员。自幼在父母和学校老师的良好教育下,茁壮成长。从读小学到初中毕业,他的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连续多年被选为班上学习委员,被学校评为优秀少先队员和优秀共青团员。1975年,他怀着保卫祖国、报效祖国的心愿,3次请求参军,最终如愿以偿。王水成入伍后,在部队的严格培养和教育下,努力学习,刻苦锻炼,进步很快,无...
2021-08-13
张再谨(1841-1889),字悫(què)诚、定生,晚号四香斋居士。云南省剑川县人。清代画家。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生。父张复吉为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曾任河北正定县令。3岁丧父,母挈再谨及胞兄再洛返籍剑川。母李氏,熟悉唐诗、朱注《四书》,再谨、再洛小时,即受母李氏教诲。张再谨从小天资聪敏,入学受业于尹黻(fú)、何完、陈时宪等名师,成绩出众。清咸丰六年(1856),16岁时家...
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