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I TOURISM

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大旱之后,一场又一场难得的透雨浇湿了我的故乡,大理巍山的大山,林翠草青、鸟鸣溪唱、雾蒸云腾……一夜之间,精灵一般的野生菌,就从密林深处湿漉漉的草地上神秘地冒出地面来了。鸡枞、牛肝菌、青头菌、铜绿菌、鸡油菌……故乡的野生菌散漫无羁,随意出没,一朵朵、一堆堆、一簇簇,像一首首风格独特的小诗,又像是一篇篇散落林间的散文。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城里人赶街,渔家人赶海,山...
2021-08-15
“一碗面是一根,一锅面是一根,一家人吃的是一根,一千个人吃的还是一根……”早上睁开眼睛时,房间已经是一片通亮,而时间却是早上七点。比三月大理的天空醒得更早的,是巍山古城上方的炊烟。巍山,是大理著名的小吃城。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到巍山古城,来尝尝正宗的大理味道。而最吸引游客的,属巍山“好吃又好玩”的一根面。巍山一根面是巍山独有的特色,其味道独特美味,是纯手工制作出来的绿色食品。而制作一根面可不容易...
2021-08-14
穿针引线、千千之结间,玉指翻飞、指尖轻捻,彩色的丝线浸入素白布帛的经纬脉络里,彩衣华服,穿越时光,仍活色生香、身姿摇曳。任何一件物品,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而甚者,则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象征。巍山是个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地方,这儿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而彝族,则是一个豪迈热情的存在。踏足巍山,经常能看到身着五彩斑斓服饰的彝族女子,明艳动人。彝族刺绣彝族服饰是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
2021-08-13
看遍世间的千山万水,双脚丈量了每一寸土地,可我内心更为依恋那古香古色的小镇,随时随地散发着岁月静好的迷人气质,仿佛外界的喧嚣纷争与这里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大理,吸引着无数人慕名而来,可是在它的背后却有一座古城誉为“云南的最后一片发呆净土”。巍山县是彝族的发源地,也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滇国,唐代则是南诏国的都城所在地。南诏国是唐后兴起的六诏之一,其他五诏长期跟...
2021-08-13
巍山古城的名字在来到巍山之前,就已经从朋友的口中或网上的攻略中了解了一些,南诏国是唐朝时期西南地区最大最强盛的王国,巍山古城是南邵的发源地。这里象很多云南的城镇一样,四面环山,中间平原,有着舒适的气候条件。现古城样貌是明代的格局和建筑,即儒家中正四方的城廓格局。充分的体现出儒家思想在南邵地区的影响。这次有幸来到这里更是让我兴奋不已。但是由于时间的问题,我只能是走马观花的游览了这座古城,初步、...
2021-08-13
大理巍山县东莲花村坐落于红河支流米汤河畔,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是典型的回族村落。这里民风、民俗浓郁,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东莲花村的古建筑以清代、民国年间建筑较为集中,目前有30余处具有独特建筑风格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非常完整地反映了当地的传统文化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有的朋友会问,为什么叫古道名邨?这里我有必要解释一下。单从字面解释是,古旧的道路上的著名村庄。东莲花村是茶马古...
2021-08-13

DALI TOURISM

东莲花村是典型的回族村落,坐落于云南省巍山县永建镇,红河支流米汤河畔,由于其回族民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民风民俗浓郁,2007年被云南省确定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2009年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水碧荷,袅袅炊烟,葱茏林木,青青稻田,慈祥的老者,头戴白纱的回族少女,青瓦白墙的古民居,停靠路边的小马吃车,这便是云南省巍山县永建乡东莲花村的景致。滇西...
2021-08-13
巍宝山简称巍山,位于大理州巍山县城东南10公里处,开辟于汉代,唐代为南诏国的发详地。以道教圣地而著称,是全国13座道教名山之一。景区总面积19.4平方公里,主景区面积6平方公里,巍宝山主峰海拔2569米,与苍山遥望,山间古木参天、风光绝佳,古人认为山中有宝气放出,因而得名。细数巍宝山的宫观作为道教名山,巍宝山上宫观众多,颇为壮观。分为前山和后山两个部分,前山绵亘叠...
2021-08-13
云南六大水系之一的国际性河流红河,发源于大理州巍山县永建乡米鹿么村。红河源养育了巍山南诏文化、伊斯兰文化、道教文化,使之生生不息,代代传承。一座起伏山包的丫槽间,一股股清泉汩汩流出,涓涓细流汇集成众多的小支流,而后义无反顾地蜿蜒曲折地向山下远去。源头,一块约两米高的石碑上写着“大红河源,额骨阿宝”八个红色大字。“额骨阿宝”就是红河源的名字。在巍山彝族语里,“额”为水之意,“骨”就是弯弯曲曲,...
2021-08-13
巍山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云南省四个“文献名邦”之一,是南诏的发祥地。西汉时期在此设邪龙县,是云南省最早设置郡县的地区之一。因县城东有巍宝山得名巍山。摄:网络摄:网络明清留存的古城风貌巍山古城建于西汉元封二年,成型于明洪武23年(1390年),成型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古城城池形如棋盘,24条街和18条巷星罗棋布,纵横交错,是典型的明清风格“棋盘式”城池布局。东西南北四方均有城墙,...
2021-08-13
鸟道雄关在南诏故都巍山城,不了解鸟道雄关为何物,别人看来很滑稽,觉得很另类,其实不然。隆庆关是古代“西南丝绸古道”人马驿道的重要通口,海拔2700米,这块石碑是明代万历年间刻写的。鸟类专家们认为,这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最早、最古老的关于“鸟道”的记载。在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鸟道雄关”浓雾缭绕,成千上万的候鸟在这里迷失了方向,它们相互碰撞,发出此起彼伏、铺天盖地的鸣叫声,汇合成...
2021-08-13
星拱楼又名文笔楼,位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地处古城正中,为明代蒙化府府城中心的过街楼,是古代巍山城四大街(东街、西街、北街、南街)的交汇点,现已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巍山的标志性建筑。星拱楼为方形平面,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建成于明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原为三重檐,后改为二层。现楼为重檐歇山顶,高16米,建于8.5米的城墙之上,楼南侧悬“雄魁六昭”匾额,北侧悬“万...
2021-08-13

DALI TOURISM

道教产生于东汉中叶,从相关的文献分析,道教早在唐代就经四川传入洱海地区。通过南诏与唐王朝的交往,其影响日益扩大。立于南诏初年的《南诏德化碑》,已经充分地表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与唐王朝举行苍山会盟,会盟誓文中有“上请天、地、水三官”之盟誓仪式,从中可知会盟采用的是五斗米道的三官手书方式。五斗米道是道教的早期教派,后称天师道。五斗米道在巴蜀地区...
2021-08-13
巍山小吃节是吃货们的狂欢节。巍山小吃素以风味独特、做工精细、品种繁多、荤素相宜、简便快捷、营养丰富和经济实惠而著称,倍受国内外美食家们的青睐。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以南约60公里处。巍山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中国名小吃之乡"的美誉。又有"魅力巍山,小吃天堂"的说法。从2011年开始,巍山每年都举办巍山小吃节。巍山小吃素以风味独特、做工精细、品种繁多、荤素相宜、简便快捷...
2021-08-11
巍山境内共居住着23个民族,其中汉族、彝族、回族、白族、苗族、傈僳族6个为世居民族。明代以前,境内以土著民族彝族为主。新中国成立以后,推行民族平等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309.749人。其中汉族172.753人,占总人口的55.77%;少数民族人口136.996人,占总人口的44.23%。其中,彝族105.722人,占总...
2021-08-11
巍山是古人类最早生活的地区之一,早在新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的祖先居住。境内先后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巍宝山、洗澡塘、狮子山、象山坡、李青园、新庄村、屏风山等20余处。有春秋战国时期“嶲、昆明”族的石棺墓和多处彝族先民火葬墓遗址,唐代以来南诏国建立的图城遗址、蒙舍城遗址、梅子箐城等古城遗址。另外还有遍布境内的古塔、古桥、古驿道。巍山是古代云南茶马古道必经之地,这条古道是中原王朝和缅甸、印度等国家进行...
2021-08-11
也称“洞经古乐”,民间相传,明洪武年间明军平定云南后,在巍山设卫屯田,汉族大量到巍山安家落户,按照原籍的风俗习惯,每年都要谈演文昌大洞仙经,一般是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诞辰日前后举行,以后相沿流传至今。今天,巍山大多数洞经会还存有明清时期的《太上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简称《洞经》的版本,这应该是巍山洞经古乐的源头。清初,道教在巍山又极为盛行,道教文化对巍山社会生活产生过深刻的影响。道...
2021-08-11
巍山汉族的民风淳朴,很少有人从事杂技和马戏的表演,只是在有重大节日或重要活动时,会有高台社火的表演,给节日带来喜庆欢乐的气氛。提起高台社火,就要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或一九四九年前。当时的巍山贫穷落后,广大群众度日艰难,文化生活更是贫乏。那时有一位开明士绅,在上海闯荡了一段时间,回到家乡后,觉得巍山太缺少文化生活。由于他曾在上海学过京戏,于是就由他起头,置办了京戏的行头,让一些俊男靓女装...
2021-08-11

DALI TOURISM

米糕,原本不算什么独特的美食,很多地方都有,无非就是用上好的大米,磨成米面,放到甄子里蒸熟便可享用的甜品。古城的米糕一般有三种做法,圆形的甄子,把蒸出来的米糕切成片,呈方形的状,蒸出来的是块,最为独特的是那种用“合”做单位的小米糕。卖糕的老妈妈,常年就在古街的一隅忙碌着,不需太大的地方,不要太多的工具,也就是一只火炉,炉上一个盛满水的锅不停地冒着腾腾热气,锅盖上挖出三个圆洞,圆洞上放上三个用...
2021-08-11
巍山县清真肉食品加工厂于1997年底正式建成投产,生产清真牛干巴、牛肉脯。在生产流程中,按照民族风俗由阿訇宰杀,将传统工艺与最新科技结合,加强了化验、质检,因产品既适合民族心态,又色泽光鲜,且包装精美,而深受消费者的好评。1998年6月,“回辉”牌牛干巴在第七届中国专利新技术产品展览会上获金奖。
2021-08-11
巍山红雪梨主要种植于和平镇大德村委会。当地俗称“冬雪梨”。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树势强健,抗逆性强等特性。成熟期在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耐贮藏,果实规整,果个大(300—400克),色泽艳丽,适口性好(甜脆、含水多),盛果期单株产量100—150千克,亩产可达3000千克以上。曾以鲜、美、香、甜等特点获云南晚熟梨第一名的冬雪梨,盛产于马鞍山、五印、青华以及大仓等彝族山区。巍山红雪梨为地理标志证...
2021-08-11
扎染工艺主要是以民间家庭作坊式的传承方式流传下来的。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巍山手工织染业的发达,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间扎染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家庭作坊式的生产非常盛行。1956年,巍山创办了当地的第一家扎染厂“民族织染厂”,标志着巍山扎染从民间零散的作坊式生产向工业化生产过渡。从这开始,扎染逐步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渐渐成为巍山县的一项特色产业。扎染工艺繁复,每件成品的完成详细地说要经过几十道工...
2021-08-11
巍山是滇兰的主产地之一。由于气候温和,全年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境内山多坝少,立体气候突出,这些自然条件都有利于兰花的生长。巍山兰花主要品种有莲瓣兰、朱兰、大雪素、豆瓣兰、朵香、虎头兰、夏蕙兰、绿兰等。莲瓣兰主要生长在滇西澜沧江边中心向东西两边延伸的狭长地带,从香格里拉、维西一直往南,直到最南端的巍山县境。巍山兰花以宽叶莲瓣兰而著称。植株较大,挺拔、潇洒;瓣形和花色十分丰富;花期长;香味清纯持...
2021-08-11
蜜饯是巍山久负盛名的士特产品,清代曾作贡品入京。民国时住巍山的基督教英国籍传教士杨锡生,每年回国述职探亲都带巍山蜜饯作为向红衣大主教及亲朋的赠品。蜜饯的渊源,来自道教的药制养生食品。采用天然植物的根、花、果加工,用中蜂蜜浸渍,在阳光照晒下制成。蜜饯具有祛病健身功能:槐果蜜饯可止咳清肺、冬瓜蜜饯可清喉化痰、沙参蜜饯可提神补气、桔饼清凉解暑。蜜饯的品种繁多,有沙生、冬瓜、槐果、橄榄、香橼、姜花、...
2021-08-11

DALI TOURISM

崔文藻(1881-1918),云南大理巍山马房厂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冬,崔文藻入云南省昆明高等学堂,时云贵总督锡良督滇执行苛法,破孩革命党人,崔文藻参加由革命党人王丕和、苏绍汉、张寿山等人组织的秘密谋害锡良的革命活动。后因混进革命组织内部的假革命者云南巡警总稽沈宗复向锡良告密,锡良诱捕了王丕和、苏绍汉、张寿山等3人。崔文藻因为革命活动泄露,暂避风潮,向校长叶翰章辞学。校长禀知提学...
2021-08-11
人物简介范濂,男,1919年生于广东,云南巍山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经系。1942年年考取浙江大学研究生,1944年获硕士学位。1944年四川农业公司技术室组长。1947年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不久转入依阿华大学学习。1949年获硕士学位回国。1950年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科学校副教授、统计系主任。1954年大连工学院副教授。1956年河南农学院农学系...
2021-08-11
笔名左江,阿南,文学评论家、文学研究员。1938年12月出生于云南巍山县五印乡(现属鼠街乡),196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专业,长期从事彝族、僳僳族等民族文学研究工作。曾任云南省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山茶》常务副主编、云南民族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云南民族报》总编辑。现为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民族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为发展中国民族文化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享...
202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