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I TOURISM

道教产生于东汉中叶,从相关的文献分析,道教早在唐代就经四川传入洱海地区。通过南诏与唐王朝的交往,其影响日益扩大。立于南诏初年的《南诏德化碑》,已经充分地表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与唐王朝举行苍山会盟,会盟誓文中有“上请天、地、水三官”之盟誓仪式,从中可知会盟采用的是五斗米道的三官手书方式。五斗米道是道教的早期教派,后称天师道。五斗米道在巴蜀地区...
2021-08-13
巍山小吃节是吃货们的狂欢节。巍山小吃素以风味独特、做工精细、品种繁多、荤素相宜、简便快捷、营养丰富和经济实惠而著称,倍受国内外美食家们的青睐。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以南约60公里处。巍山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中国名小吃之乡"的美誉。又有"魅力巍山,小吃天堂"的说法。从2011年开始,巍山每年都举办巍山小吃节。巍山小吃素以风味独特、做工精细、品种繁多、荤素相宜、简便快捷...
2021-08-11
巍山境内共居住着23个民族,其中汉族、彝族、回族、白族、苗族、傈僳族6个为世居民族。明代以前,境内以土著民族彝族为主。新中国成立以后,推行民族平等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309.749人。其中汉族172.753人,占总人口的55.77%;少数民族人口136.996人,占总人口的44.23%。其中,彝族105.722人,占总...
2021-08-11
巍山是古人类最早生活的地区之一,早在新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的祖先居住。境内先后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巍宝山、洗澡塘、狮子山、象山坡、李青园、新庄村、屏风山等20余处。有春秋战国时期“嶲、昆明”族的石棺墓和多处彝族先民火葬墓遗址,唐代以来南诏国建立的图城遗址、蒙舍城遗址、梅子箐城等古城遗址。另外还有遍布境内的古塔、古桥、古驿道。巍山是古代云南茶马古道必经之地,这条古道是中原王朝和缅甸、印度等国家进行...
2021-08-11
也称“洞经古乐”,民间相传,明洪武年间明军平定云南后,在巍山设卫屯田,汉族大量到巍山安家落户,按照原籍的风俗习惯,每年都要谈演文昌大洞仙经,一般是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诞辰日前后举行,以后相沿流传至今。今天,巍山大多数洞经会还存有明清时期的《太上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简称《洞经》的版本,这应该是巍山洞经古乐的源头。清初,道教在巍山又极为盛行,道教文化对巍山社会生活产生过深刻的影响。道...
2021-08-11
巍山汉族的民风淳朴,很少有人从事杂技和马戏的表演,只是在有重大节日或重要活动时,会有高台社火的表演,给节日带来喜庆欢乐的气氛。提起高台社火,就要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或一九四九年前。当时的巍山贫穷落后,广大群众度日艰难,文化生活更是贫乏。那时有一位开明士绅,在上海闯荡了一段时间,回到家乡后,觉得巍山太缺少文化生活。由于他曾在上海学过京戏,于是就由他起头,置办了京戏的行头,让一些俊男靓女装...
2021-08-11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巍山家家户户忙着杀鸡宰羊,蒸粑粑,备办美食佳肴。人们早早地就用各色彩旗、火把梨、花红一类果子和松明、天毛冬藤子(一种绿色植物),精心打扮一棵5~7米高的松树。上插一个状如升头,上书“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一类吉利语的火把头,民间俗称“扎火把”。过去,巍山养马人甚多,当天下午人们将马牵出,争先恐后,跃马扬鞭,从城北关厢门冲到南门外,人欢马跃,叫做“压马趟”,这一活动是火...
2021-08-11
巍山历史上是滇西茶马古道的重镇之一,马帮便是运输的重要工具。据统计,民国12年(1922年),全县有骡马7800匹。1949年,有7784匹,长运马帮204个。巍山马帮东到昆明,远至广西百色;东北经永胜到达四川西昌、会理、雅安一带;北至丽江、维西、中甸、德钦;西到保山、腾冲,进缅甸至密支那、腊戌,另一条西路经龙陵、芒市、畹町进缅甸;西南至昌宁及临沧专区各县;南到思茅、普洱一带。马帮实行驮运,...
2021-08-11
白族是巍山的世居民族之一,根据地方史志记载,最早在唐代南诏国时期从白子国(今红岩)进入,但数量较少,与当地彝族长期融合,不单独存在。今天境内的白族,是清代由大理、下关地区进入巍山的,至今都能说清自己迁入的时间和地点,主要分布在巍山坝子西北部的山区,与大理市接壤。白族在本民族中使用白族语言,没有文字。部分白族村与彝族村杂处,由于长期的社会来往和联姻关系,也使用彝语。白族崇拜“本主”,信仰佛教,...
2021-08-11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