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I TOURISM

阿閦佛,又称“不动佛”,在五方佛中居于东方,是初期大乘经典中主持东方净土的佛陀。他象征大日如来的大圆镜智,此智可以觉悟人的本性,使之具有断绝世界烦恼而成就解脱智慧的心境。 这尊阿閦佛由纯金铸造,1978年出土于大理崇圣寺主塔.佛肉髻平缓,水波式束发,身着通肩式大衣。左手结禅定印,右手下垂膝前,掌心向内结降魔印。该像整体造型属中原样式,而细如丝缕的水波样式衣纹则颇具巴基斯坦斯瓦特风格。
2023-06-13
大理国时期作品,1978年出土于大理崇圣寺主塔。“阿嵯耶”一名出自《南诏图传》,也被称为“真身观音”,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独有,是佛教传入大理国后世俗化的结果。造像面相恬静,略带笑容,身段线条优美,长裙装饰如湿衣出水,被看作是最早传入云南的观音造像,貌如时人,透着浓烈的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被称为“云南福星”。
2023-06-13
塔通高20厘米,底径12.5厘米舍利塔是信徒为了表达对佛的皈依和感激而建,用以供养圣人圆寂以后留下的舍利子。 这组五色供养塔1978年出土于大理崇圣寺主塔,六件组成一套:此塔由底座为青铜贴金的圆形台阶式,上饰银质莲台,莲台内依次套合琥珀塔、金塔罩、银塔罩、铜鎏金塔刹(刹顶为银质锥形);外罩为钟形,铁质,边沿对称各有一系,与塔座两组双系扣合。整组造型精巧玲珑,五色争辉。
2023-06-13
大理国崇拜观音,仅《张胜温画卷》就绘制20多种观音形象。至今大理民间还流传着许多观音传说,如观音开鹤拓、观音伏罗刹、观音负石退敌等。杨枝观音是以手执杨柳枝和净瓶为特征的观音像,表示观音以杨枝沾取瓶中甘露,拂洒人间,消除众生的烦恼污浊。
2023-06-13
1979年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出土 高21厘米 这尊佛头戴宝冠,冠中饰有宝珠。左手结予愿印,右手施无畏印,身披帛带。有学者认为此乃胎藏界大日如来形象。
2023-06-13
阿修罗和金刚夜叉明王都是佛教中的护法,他们立誓保护佛陀,护卫正法。左右为银质阿修罗和金刚夜叉明王,木质单层仰莲底座。1979年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出土 像通高4.5-5.2厘米 龛高10.6厘米 木雕莲花龛中藏有三件造像,主尊为金质释迦牟尼佛,木质束腰仰覆式莲座。
2023-06-13
1979年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出土 长20.8厘米 金刚杵,梵名跋折罗,俗名降魔杵。原系印度一种兵器,后成为密宗法器,寓意着伟大智慧,金刚而无坚不摧。常为金刚部护法天神所持。常有独股、三、五、九股。此金刚杵体型硕大,工艺精湛,鎏金水平极高,双面五股杵,柄饰莲瓣、连珠纹及涡纹,柄部套一银环,两端作四爪一杵,爪饰龙头纹,造型生动。
2023-06-13
大理国时期作品,1978年出土于大理崇圣寺主塔。金翅鸟梵名“迦楼罗”,被尊为大理的保护神,是佛教护法中的天龙八部。传说金翅鸟原来是一种很凶的大鸟,可慑服诸龙,体积很大,展翅时可达336万里,以龙为食,使龙族苦不堪言。
2023-06-13
陶灶   汉,大理州制药厂东汉墓出土,灰陶质。陶灶通长30厘米,前端宽16.5厘米,高12.9厘米。平面呈梯形,正面前宽后窄,侧立面前低后高。上部留有三个圆形灶眼,灶眼直径依次为5.5厘米、5厘米和4.5厘米。侧面设长方形灶门,高7厘米,宽4.5厘米。整器用预先制成的泥片拼合粘接而成,两侧四角用长方形泥条加固。陶灶,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关中地区。随着汉王朝经略西南地区,这一丧葬习俗亦随着汉代...
2023-06-13
狮呈卧姿于须弥座上,四肢粗壮,身体肥硕,回首,鬃毛翻卷。粗颈,圆耳上竖,宽额,直鼻,张开血口,两眼炯炯有神。雕狮身后侧立有一狮奴,呈立状,圆脸,高鼻,深目,身着交领大衣,曲臂上举。狮子是我国民俗文化中最为常见的吉祥神兽,它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有吉祥、繁荣、生生不息的寓意,象征地位、尊严、平安。
2023-06-13
大理弘圣寺塔出土,水晶雕制而成,保存完好。通高3.6厘米,底座长3.9厘米,宽2.2厘米。象呈立姿于须弥座上,四肢粗壮,身体肥硕,两耳下垂,鼻尖微卷,两眼前视,显得十分温顺。雕象身后侧立有一象奴,呈立状,圆脸,高鼻,深目,身着交领大衣,双臂合十于胸前。底部留有长方形边框,内刻有楷书“大吉”二字。象与佛教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在佛教中为普贤菩萨的坐骑,佛经中记载“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
2023-06-13
大理市下关火柴厂征集,铜质鎏金。戴冠,圆脸,脸颊丰润而饱满。浓眉细目,双目微闭,着垂视状。直鼻,小口薄唇,面露微笑,双耳贴面。双手置于腹前作禅定印,上托宝瓶。两肩宽厚,身躯丰颐健壮,神态慈祥庄重;肩饰璎珞,衣纹起伏褶皱极富质感,显得飘逸流畅。结跏趺座于莲花坐台之上。
2021-09-14
鎏金铜像,铜鎏金,大部分鎏金已脱落。像通高17.4厘米;底长11.8厘米;底宽8.7厘米;座高3.8厘米。宝生佛螺发,肉髻低缓,发际分明。圆脸、大耳,脸颊丰润而饱满。弯眉细目,着垂视状,直鼻,小口薄唇,双耳贴面。两肩宽厚,身躯丰颐健壮,神态宁静而祥和。身披通肩式大衣,满布细丝状衣纹,衣纹清晰流畅。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结跏趺坐。大理弘圣寺塔出土。
2021-09-13
大理州制药厂东汉墓出土,泥质灰陶,空体制作。陶鸭通高高31厘米,长20.8厘米,厚11.6厘米。呈站立状,头斜直上扬,双眼圆睁,上嘴壳后部中央起棱。颈细长,微曲。鸭身圆鼓,肥硕健壮,前胸肌肉发达,微向前凸。身上阴刻翅膀羽翼。鸭尾短平,阴刻有羽翼纹。双脚呈锥管形,结合尾部形成三个支点,使其成站立姿。
2021-08-30
大理州制药厂东汉墓出土,泥质深灰陶。陶卧羊壶通高31厘米,长26.8厘米,厚11.6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22.4厘米。平底高颈,喇叭口,尖圆唇,器身扁圆,腹壁从底至上束收。肩部支撑一卧姿绵羊,四肢在壶壁浮雕而成,前双足向前曲伏,后双足向前卷曲。头首捏塑。羊首高抬,双眼圆突,双角卷曲,羊背作高颈壶口。底座为近视圆柱体,断面呈椭圆形,斜壁,外撇。
2021-08-30
大理州制药厂东汉墓出土,泥质深灰陶。陶井通高48.5厘米,盆形井高23厘米,口径31.3厘米,底径21.5厘米,房顶长21.5厘米,宽14厘米。井身呈圆盆状,盆为直口,微敞。宽平沿,斜壁,平底,素面。井身上设有一井房架,井房架两侧有支柱,斜直,呈长条形。从盆形井沿边凿出两个对称的穿孔,以插入支柱。支柱中段各留一椭圆形穿孔,可能用以安装提水横木,横木不存。在支柱间盆沿上置有一小陶罐,陶罐高4....
2021-08-30
大理州制药厂东汉墓出土,泥质灰陶。陶犬高53.80厘米,宽28.8厘米,厚21厘米。犬空体制作,呈坐立姿。双脚蹲坐于地,头与身分体烧制,在身的颈项处留有圆形的套接口,脖颈处留有外接圈,套接后严丝合缝。犬首上扬,头部短粗浑圆厚实。双耳竖立,双目圆睁,嘴微闭。脖颈肥厚粗壮。身体肥硕,两前肢直立,后肢曲坐,尾卷曲贴于后背。陶犬神情温顺,仿佛是静候在主人身边的看家犬。这件陶艺造型逼真,形态生动,塑...
2021-08-30
大理市征集,彩陶,基本完好。高22.3厘米,底长10.3厘米,深9.0厘米,顶长13.3厘米,宽14厘米。轿呈亭阁式,四角微翘,顶部暗刻莲瓣纹,两侧饰有花卉纹,并对陈留有四孔,前面留有一门,器身为黄色。
2021-08-30
大理州大理市喜洲镇征集,基本完好,红陶彩绘。通高66.8厘米,口径43厘米,底径23厘米。为宝珠纽彩绘红陶罐,子母口。宝珠纽,纽颈稍高。盖面微弧,中间堆饰有一道弦纹,弦纹上下两面饰有莲瓣纹,上层阴刻,莲瓣纹纤细;下层为白色彩绘,莲瓣较为宽厚。盖沿口饰有两道白色彩绘弦纹。罐为宽口折沿,溜肩,腹略鼓,往下渐收。腹部阳刻有一层白色彩绘仰莲瓣纹,莲瓣宽大肥厚。下腹部及底堆塑的两层仰莲瓣,加施彩绘。上...
2021-08-30
大理市公安局移交,俑陶质坚硬,基本完好。高23.637厘米,底座长8.866厘米,宽8.052厘米。头戴红色圆帽,圆脸。双目微睁,平视。直鼻,小嘴微闭,脸颊饱满,两耳稍大。身着圆领窄袖长袍,下着短裙,衣纹清晰,舒展飘逸。两拳相握,作拥物状。双脚着统靴直立于方形台座上。
2021-08-30
大理州大理市南门征集,基本完好。罐为侈口、短颈、溜肩、鼓腹、往下渐收,浅圈足。肩上有三系,肩部饰有花卉纹,腹部饰花卉纹及叶脉纹,施釉不及底,器壁底部露胎且有轮制痕迹,青花着色浓淡不均。
2021-08-30
大理征集,佣为陶质灰泥,基本完好。高18.768厘米,宽10.659厘米俑头戴瓜形圆帽,圆脸、大耳、大嘴、大眼、大鼻,上身着交领宽衣大袖衫,双手持物置于胸前,下身着长裙至脚背,陶俑比例匀称,体态端庄,神情怡然。
2021-08-30
大理州大理市公安局移交,基本完好。青釉,胎体稍厚,质地坚硬,当地窑烧制。通高23.291厘米,口径21.421厘米、厚7.916厘米。鹿呈停立状,四足柱立方形台座上,足稍高。扬首,双耳上竖,圆眼,目视前方。高颈,脖颈粗壮。鹿俑硕健,形态逼真,生动传神。鹿体施青釉,素面,釉层稍厚,釉色青亮,色泽纯正,光洁温润,底座不施釉。
2021-08-30
大理州大理市公安局移交,基本完好。白地蓝青花,胎体稍厚,胎质坚硬,当地窑烧制。瓶通高23厘米,底径7.5厘米;口径7.7厘米,腹径13.7厘米。玉壶春瓶为敞口,圆唇,折沿,长颈,溜肩,弧壁,鼓腹,往下渐收至底,浅圈足。颈上饰有蕉叶纹,中部饰有三道弦纹,下部饰有四层水涡纹。肩部与腹部交界处饰有一圈斜线纹。腹部饰有鱼草纹。下腹部饰有仰蕉叶纹,蕉叶纹短而宽。蓝青花色彩浓淡不均。釉层稍厚,釉色亮白,...
2021-08-30
大理州剑川中科山出土,器体基本完整,高24.721厘米,口径6.797厘米,底径6.741厘米。白地蓝青花,胎体稍厚,胎质坚硬,当地窑烧制。玉壶春瓶为敞口带流,长颈,溜肩,弧壁,鼓腹,往下渐收,浅圈足。颈上饰有蕉叶纹,肩部至下腹部饰花草纹,下腹部胎制痕迹明显。蓝青花色彩浓淡不均。釉层稍厚,釉色亮白,施釉不及底,露胎。具有大理凤仪窑独有的特征。
2021-08-30
大理州大理市公安局移交,基本完好。高20.3厘米,口径5.768厘米,底径6.00厘米。灰底蓝青花,胎体稍厚,胎质坚硬,当地窑烧制。玉壶春瓶为敞口,圆唇,折沿,长颈,溜肩,弧壁,鼓腹,往下渐收,浅圈足。颈上饰有花卉纹,肩部饰弦纹两道,腹部饰各式花卉,下腹部胎制痕迹明显。蓝青花色彩浓淡不均。釉层稍厚,釉色亮白,施釉不及底,露胎。具有大理凤仪窑独有的特征。
2021-08-30
大理州大理市公安局移交,口沿稍残。灰底蓝青花,胎体较薄,胎质坚硬,当地凤仪窑烧制。壶通高17.5厘米,腹径13.5厘米。提梁壶的壶身形如葫芦形,为敞口,折沿,短颈,溜肩,弧壁,鼓腹勒腰再鼓腹,往下渐收至底,浅圈足。壶两侧留有一长流和一长系,流和系从壶下腹部往上伸,与口沿齐平。壶身颈部饰有三道弦纹,壶身遍饰鱼草纹。系流饰有一道道平行的弦纹。蓝青花色彩浓淡不均,色质稍浅。釉层稍厚,釉色亮白,施釉...
2021-08-30
大理州剑川中科山出土,基本完好。青花,胎质细腻,胎体厚实。罐通高32厘米,盖9.9高厘米,罐高26.1厘米,口径18.4厘米,腹径35厘米,底径17.8厘米。盖为狮纽,狮子呈蹲姿,扬首,目光有神。盖边沿作荷叶状,纽座外圈上下饰有弦纹、云纹、连枝葵花纹、如意纹。罐为侈口,圆唇,短颈,鎏肩,鼓腹,往下渐收至底,平底。颈下饰有两道弦纹。肩部饰有狮子滚绣球纹,绣球圆润,四周伸出长丝带。狮子奔行于绣球...
2021-08-30
大理州大理市公安局移交,基本完好。青釉,胎体较厚,当地窑烧制。罐高25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2.3厘米罐盖为塔形,顶为宝珠纽,顶下外弧,伸出一小平面,边沿塑堆塑莲瓣纹一周。平面下饰有一圈圆纹。盖面中间外稍凸,上饰两道绳纹。盖边沿饰有莲纹。罐、盖为子母合口。罐为侈口,圆唇,短颈,丰肩,弧壁,鼓腹,往下渐收至底,平底。外壁近口沿处两道绳纹,肩部与腹部交界处堆塑莲瓣纹,素面,罐的釉层稍厚,釉色...
2021-08-30
大理州洱源县沙坪征集,基本完好。灰底蓝青花,胎体稍厚,质地细腻。高12.062厘米,口径12.584厘米,底径4.328厘米。碗系敞口,圆唇,弧壁,往下渐收至足部,高足。内壁饰草叶纹,内腹壁底部饰有变形花卉纹。外壁饰满竹叶纹。釉层稍厚,光洁莹润。
2021-08-30
大理市喜洲征集,基本完好。青釉素面,胎体稍厚,胎质坚硬。瓶高29.126厘米,口径8.662厘米,底径9.250厘米。瓶为小口,短颈,圆唇,宽肩,斜壁,往下渐收至底,浅圈足。釉层稍厚,釉色圆润轻亮,施釉不及底,露胎。
2021-08-30
大理州制药厂东汉墓出土,灰陶。修复完整。高8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54厘米,壁厚1.3厘米。呈圆盘形,敞口,折沿,沿向内倾,圆唇,直壁,平底,底部边缘作四个方突形短足,盆中央隔有一桥形堤,断面呈“T”字形。堤埂中央留有一方形出水孔。孔一边设“V”字形水闸。池塘被中央堤埂一分为二,一半代表池塘,一半代表田坝。池塘内捏塑有一朵荷花、两片荷叶、两个田螺和胡子鱼、扁头江鳅、水母、小鱼各一。池塘模型...
2021-08-30
大理州制药厂东汉墓出土,泥质深灰陶。陶囷高20.47厘米,底径35厘米,口径39.5厘米。敞口,折沿,大平底,斜直腹,腹壁底部外加护圈,整器造型犹如敞口盆固定在圆盘中。敞口盘腹壁中腰饰一周横带式附加堆麦穗纹。壁上部附加堆砌麦穗纹呈“之”字形连折,每个折角再贴一扁圆乳突,乳突中央划圆圈划纹。护圈外壁饰横带式附加堆麦穗纹和圆圈划纹。
2021-08-30
大理州制药厂东汉墓出土,泥质深灰陶。陶灶通长30厘米,前端宽16.5厘米,高12.9厘米。呈近似长方体,正面前宽后窄,侧立面前低后高。上平面留有三个圆形的灶眼,靠前面一个口径最大,为5.5厘米,其余依次5厘米和4.5厘米。侧正面设长方形灶门。灶门高7厘米,宽4.5厘米。侧背面后端设一烟抽,已残缺。整器用预先制成的泥片拼合粘接而成,两侧四角用长方形泥条加固。
2021-08-30
大理州大理市公安局移交,灰陶,基本完好。马俑高24厘米,长25.5厘米,宽17厘米。马四腿直立,膘肥体壮。马首上扬,颈脖粗壮,前伸。大耳小眼,口裂较深,鬃毛修理整齐,束尾,蹄趺较高,筋骨劲健,马背上有马鞍,足蹬,脖上有马系铃。马右侧立一男佣,侧立姿。高髻,浓眉,大耳大眼,高鼻,袒胸。着交领长袍,衣纹舒展,线条流畅。束腰,着长靴,左手扶腰,右手扶马。
2021-08-30
大理州大理市公安局移交,器形基本完好。青釉,胎体稍厚,质地坚硬,当地窑烧制。通高23.291厘米,口径21.421厘米、厚7.916厘米。马呈停立状,仰首,前腿柱立,后腿稍弓。小耳大眼,口微张,目视前方。棕色鬃毛理于一侧,较为整齐。马头贴塑鞍鞯和辔头,背上有座鞍及足蹬,脖上系马铃,背上还有臀兜。棕色细尾上卷。马停立于一台座上。马体硕健,形态逼真,生动传神。马体施青釉,素面,釉层稍厚,釉色青亮...
2021-08-30
大理州剑川中科山火葬墓群出土,基本完好。白底蓝青花,胎质细腻,坚硬。通高7.8厘米,口径14.8厘米、底径6.3。碗系敞口,圆唇,弧壁,深腹,敛圈足。内壁口沿饰二方连续网格纹,碗底绘双圈纹,内饰花卉纹。外壁外沿与下腹部各饰两道弦纹,其间绘松树一棵,树下有两妇人,皆为行姿。宽衣长袖,头上挽髻。妇人右边绘亭阁一座,亭边有花草,身后有远山和云彩。云纹用粗细线条描绘,层次分明。碗内外壁遍施青亮釉,釉...
2021-08-30
大理州大理市公安局移交,基本完好。白底蓝青花,胎质细腻,坚硬。当地窑烧制。碗高7.275厘米,口径14.465厘米,底径5.566厘米。碗系敞口,圆唇,深腹,弧壁,往下渐收至底,浅圈足。沿口饰棕色釉一周,内壁口沿饰二方连续网格纹,下饰两道弦纹,腹壁饰有四朵变形花纹,底部外侧饰有一道弦纹,内饰有变形菊花纹。外壁口沿饰两道弦纹,下折腹处饰有三道弦纹,其间饰飞马图,四匹飞马凌空而跃,马体四周遍饰云...
2021-08-30
大理州大理市南门征集,基本完好。罐高19厘米、口径10厘米罐为侈口、短颈、溜肩、鼓腹、往下渐收,浅圈足。肩上有三系,肩部饰有花卉纹,腹部饰花卉纹及叶脉纹,施釉不及底,器壁底部露胎且有轮制痕迹,青花着色浓淡不均。
2021-08-30
大理市下关刘家营征集,基本完好。灰底蓝青花,胎体稍厚,质地粗糙。高17.18厘米,口径31.699厘米,底径12.548厘米。鉢系敞口,圆唇,深腹,弧壁,往下渐收至底,浅圈足。内壁依口沿而下饰缠枝花卉、菊花和鱼鳍相交错的纹饰,鉢内底为一条翻腾的鱼。外壁近口沿处饰弦纹两道,其下依次饰云雷纹、几何纹及缠枝花卉。器壁釉层稍厚,釉色灰暗,浓淡不均。
2021-08-30
大理州剑川中科山火葬墓群出土,器身基本完好。白底蓝青花,胎质细腻,坚硬。口径13.68厘米;底径7.803厘米;高3.176厘米。盘为敞口,折沿,浅腹,弧壁,往下渐收至底,浅圈足。内壁沿口饰棕色釉一周,盘底饰有一道弦纹,居中有一麒麟,周围饰有书卷和各式杂宝。器身内外通体施青亮,釉蓝青花色彩浓淡不均,色质凝重,釉层稍厚,光洁圆润。
2021-08-30
大理州大理市沙坪征集,基本完好。青釉,胎体稍薄,当地窑烧制。碗高8.340厘米,口径8.867厘米,底径4.249厘米。碗为敞口,折沿,圆唇,弧壁,往下渐收至足部,高足,足部呈圆柱体,到底部外弧。素面,釉层稍厚,釉色青亮,光洁莹润。施釉不及底,底部露胎。器身壁外留有多道轮制弦纹的痕迹。
2021-08-30
大理州大理市公安局移交,基本完好。白底蓝青花,胎体稍厚,质地细腻。高12.326厘米,口径7.120厘米,底径8.4厘米。罐直口,圆唇,短颈,溜肩,弧壁,鼓腹,往下渐收至底,平底。颈下饰有一道弦纹,肩部饰有云雷纹,腹部绘婴戏图。在草地上,一幼童坐在四轮椅子上,身后一幼童持芭焦扇立于后,作扑扇状,其左侧绘有一颗大树,树径粗大,枝叶繁茂。同时二人在观看两男童嬉戏。远眺有青山,天空有朵朵白云飘浮。...
2021-08-29
大理州剑川中科山火葬墓群出土,盖部稍残。青釉,胎体厚实,质地细腻,龙泉窑烧制。通高28.8厘米;口径24.57厘米;底径15.5厘米;腹径30厘米。盖为宝珠纽、荷叶边。盖面上刻有连枝花卉纹。罐、盖为子母合口。罐为圆口唇,短颈,溜肩,鼓腹,往下渐收至底,平底。颈下及下腹部饰有两道弦纹。肩部及腹部饰有连枝牡丹纹,枝叶繁茂,牡丹盛开,娇艳鲜美。下腹部至底饰变形莲瓣纹。内外施釉不及底,底部留有火红胎...
2021-08-29
大理市大展屯东汉墓出土,灰陶。通高106厘米,分上下两层,下层平面为长方形,面阔34厘米,进深23.5厘米。底层背墙封闭,两侧墙中央留有小圆窗,正面设内廊,内廊两端作板栏,中间留空,供人行走。内廊后以金柱之间设板壁而分主间和次间。主间板壁上留一道板门,左至右向内半开。左次间内靠门框处斜置一木梯,梯后坐一吹箫俑。楼上设有外廊廊正面作四望柱及棂栏,两侧为栏板,回栏正面望柱背后各立一俑,男左女右,...
2021-08-29
大理市大展屯东汉墓出土,灰陶。通高52厘米,底径18厘米,孔径9.5厘米。呈圆柱体,灰陶,敛口,溜肩,平底。肩部伸有双对称的实心圆柱形柄,一斜直朝上,长22厘米,径3—4厘米。另一略为弯曲,长20厘米,径3—4厘米。两只柄顶端各留一圆孔。陶仓是研究云南东汉时期农耕文化的珍贵实物。
2021-08-29
五华楼旧址发现。青石质,高83、宽51、厚16厘米,两面刻文,杨俊昇撰。碑文追记墓主高姬之德。高姬,名金仙贵,翰林郎李大日贤之妻,相国高妙音护之女,其母为建德皇帝大理国第十六代王段正兴之女段易长顺, 由此可知,高姬是建德皇帝段正兴的外孙女, 其父相国高妙音护则是段正兴的女婿, 可见高姬身世十分显赫, 也说明大理国的皇帝与相国之间的关系之密切。妙音、易长、大日均为佛号,将佛号冠于姓名之间充分地...
2021-08-29
此碑原置于大理市挖色镇高兴村高兴寺旧址,为挖色镇大成村王富先生1984年发现,现存大理市博物馆碑林。青石质,半圆额碑,高122、宽55、厚10厘米。大理国定安四年(1198年)立。定安为大理国皇帝段智兴的年号。“高兴兰若”即高兴寺,“篆烛碑”意即常住碑,杨德亨撰文。碑文内容为兰若建寺因由,是大理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寺庙碑。碑文首赞佛教义理,渗入不少道家、儒家的学说,次叙信徒广施禾地、房舍以及奴、...
2021-08-29
自南诏、大理国(唐、宋)以来,佛教在大理地区十分兴盛,白族的丧葬习俗都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这里展出的是白族明代火葬墓的墓圹石。白族火葬墓大多数是先在地上挖一个长方形的墓坑,四壁用四块大理石砌成墓圹,每块石上正中刻供养人,两侧刻梵文“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下端刻十二生肖图像,墓底石刻八瓣莲花形法轮,火葬罐放置在法轮上。在每块石上刻有一个汉字,四块相合即为“常、乐、我、净”四字。 据佛经言,当年...
2021-08-29
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攻克大理,灭大理段氏总管。战事结束后,明朝军队中的一些将士留居大理,并娶当地少数民族的子女为妻,死后葬于苍山之麓。其葬俗仍保留中原的棺葬习俗,用砖或石条镶砌墓室,内放置棺木,刻一合墓志铭放在墓室内。墓志铭一般记述死者的祖籍、功绩、职官、生卒年月等内容。墓壁龛洞内放有彩绘陶俑及十二生肖俑等随葬品。这类墓葬一般均属于汉族官宦人家的墓葬。到明代中、晚期,棺葬习俗在一部...
2021-08-29
大理绿桃村西出土。夹砂橙黄陶质。盖火焰珠空心钮,圆环座,拱顶,折边,方唇。火焰珠钮上用红白相间颜料绘火焰燃烧状纹饰。盖内绘朱红法轮。身子母口内敛,鼓腹,椭圆形,平底。盖、身均用红白黑三色颜料绘莲花瓣纹。盖口径9.5厘米、高13厘米。身口径8厘米、腹径14厘米、底径10.4厘米、高28.5厘米。
2021-08-29
洱海东岸鹿鹅山、金梭岛、大墓坪遗址均有出土。长29.2—42.2厘米。椭圆形首。首、茎中空,山字格。茎中腰内收,双面刃。剑柄纹饰有圆点螺旋纹、箭头形纹、四蛇缠绕纹、布条形圆点螺旋纹、雄鸡形纹、羊首纹、双螺旋纹等图案。多作为冥器使用。
2021-08-29
大理征集。铜质红色,属万家坝Ia型铜鼓。面径30.2厘米、腹径32厘米、底径47厘米、通高28.2厘米。鼓面中央有圆饼形突起,无芒。面小于胴,胴部鼓出,束腰。足外侈,内沿有折边,胴、腰交接处有对称的四耳,为扁平窄条形,现仅存一耳完好。铜鼓是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众多民族珍爱的重器和代表性文物,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中有着丰富的用途:在节日和饮宴中作为乐器,在作战时作为鼓舞士气的战鼓,在各种宗教活...
2021-08-29
大理市征集,径39.5厘米。水墨花是大理石中最名贵的一个品种,有“一寸石头一寸金”之说。因其品种稀有,花纹颇似中国画中的水墨画,故命名。
2021-08-29
大理弘圣寺塔出土,铜质。直径8厘米。素地,平沿,半球形小纽,素缘且窄。镜背面楷书“仏镜”二字,“仏”即为“佛”,是大理国时期较为常用的异体字。
2021-08-29
大理弘圣寺塔出土,铜质。直径11厘米。葵花形。镜背面正中有一圆圈形纽,平沿。内区饰飞舞的四神像,外区饰八卦。
2021-08-29
大理弘圣寺塔出土,铜质。直径12厘米。半球形小纽,平沿。镜背面从纽心至边缘饰满各种花卉纹和草叶纹。
2021-08-29
大理弘圣寺塔出土,铜质。铜镜直径12.1厘米。葵花形,素地,平沿,银锭纽,素缘且窄。镜背面一侧有一方形版题,内楷书“湖洲石念二叔照子”八字。铜镜一般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出现,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铜镜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2021-08-29
大理市征集,黄铜。高8.5厘米,宽7.2厘米。方印,柄扁直,柄面呈梯形。印文是阳文九叠篆书,印文为 “洱海卫前千户所百户印”。印背刻楷书铭文,从右至左呈竖行三排,依次为“洱海卫前千户所百户印”、“礼部造”及“洪武二十年正月日”字样。印左侧面为“洱字四十一号”。此印为明代官印。
2021-08-29
大理地区征集,高33.5厘米,长68.5厘米,宽33厘米。红砂石,呈卧姿。龙头,回首状,头顶雕鹿角,长颈。马身,肥硕健壮。身上饰有鱼麟纹。四肢前屈,呈卧姿。长细尾,卷曲状。天禄(天鹿、辟邪)是古代的镇墓兽。
2021-08-29
大理地区征集,高81.5厘米,宽95厘米,厚22.5厘米。红砂石质。龛内造像共六躯,皆为浮雕。坐像,男像在右侧,女像在左侧。男像头戴帷帽,圆脸,脸颊丰润,双眼微闭,留着长须。身着圆领大衣,左手托钵于腹前,右手曲臂上举,作说法印。半倚坐于磐石座上。座下雕一犬。女像头戴宝冠,冠上饰宝顶。圆脸,脸颊丰腴,双眼微闭。身着圆领大衣,双手置于腹前。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座下端雕有牵马图。身两侧立有两位女胁,...
2021-08-29
剑川县征集。纸本墨书,纵厘米,横1800厘米。《鸿雁带书》在剑川等地区流传的著名传统白曲。山花体。以一位白族妇女第一人称口吻,抒发对在外做工久久未归的丈夫的无限思念之情,婉转动人,此卷用汉字记白语,对研究白族语言文字具有较高的价值。
2021-08-29
纸本设色,直径25.2厘米。陆抑非(1908-1997年)名翀,字一飞,江苏常熟人。杰出的中国花鸟画大家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常熟书画院名誉院长。早年在故里从师李西山,继师陈迦盦,而立之年又师从吴湖帆,为海派名家。
2021-08-29
纸本,每纸纵33厘米,横28厘米,20页,总长450厘米。周钟岳(1876-1955年)字生甫,号惺庵,剑川人,白族。清光绪癸卯年(1905年)应科乡试,中第一名(解元)。留学日本,先后在弘文学院、早稻田大学学法政。历任云南都督府秘书长、云南通志馆馆长、云南省代理省长、省长、国民政府内政部长、考试院副院长、新中国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纂修《云南通志》,汇编《师范丛编》10卷,辑译松村介石《中国...
2021-08-29
纸本,纵55厘米,横216厘米。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鹤卿,号民友、孑民, 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前驱。曾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和中法大学校长。著有《蔡元培自述》、《中国伦理学史》。此作为蔡元培为祥云王德山之父寿辰所做。
2021-08-29
纸本墨书,纵52.2厘米,横16.5厘米。李诂,字仰亭,昆明布衣,杨畹亭弟子,见古名画辄临摹,几逼真。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绘诸夷人图,神采酷肖,称善本。其画于青绿、水墨、浅绛无所不能,表现出一种兼工带写的新文人山水画风貌,画技精湛,于富丽中显出秀雅,被推为滇中第一名手。
2021-08-29
纸本行书,纵13厘米,横42厘米。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江苏扬州仪征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嘉庆廿五年(1820年)在粤创立“学海堂书院”。道光六年,迁云贵总督,旋又晋升体仁阁大学士,道光十八年(1838年)致仕,返扬州定居,先后加太子太保、太傅,去世后谥“文达”。博通经学,考据学,被誉为乾嘉学派之“重镇”。书融碑帖,有大家...
2021-08-29
纸本,纵33厘米,横28厘米。朱昂初名源,字子眉,昆明人。担当外甥,担当携至鸡足山为僧。释名把茅,后返初服,始易今名。工诗,善画山水,法担当而能变通之。著有《借庵诗草》三卷。
2021-08-29
纸本草书,纵31厘米,横45厘米。释名,学蕴,知空,明末清初,鸡足山,著名高僧,祥云人,鸡足山,水月和尚,寂光寺
2021-08-29
纸本草书,每纸纵31厘米,横45厘米,10页。中峰,名正脉,号笠菴,别号中峰、中峰山人、中山人、中老人、中山僧等。清鸡足山高僧,康熙至雍正年间曾游历吴越,擅诗、书、画。生平事迹史志鲜见,仅知其名明本,出家后驻锡鸡足山,诗、书、画均受担当影响。
2021-08-29
大理市佛图寺塔出土。长619厘米,宽29厘米。刻本,卷轴装,千字文号“乘五”,从第一纸开始。存八纸,每纸长55.3厘米,版高24厘米;每纸三十行字,存二十二半折,现装裱成一卷。本经为实叉难陀译经之卷五十七世间品第三十九之十六。卷首残,卷尾附有注音。每半折写有六行字,每行十七字,共余3260字。卷首印有两图,第一图为“善财童子图”,第二图为“八十花严七处九会图”。版心中印有“臣五”及页码序号,...
2021-08-29
大理市佛图寺塔出土。总长813.5厘米,宽30厘米。刻本,卷轴装,剩十七纸,每纸长49.3厘米,版高22厘米;每纸有二十九行,每行十七字,千字文七帙。为实叉难陀译经之卷六十三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四。每纸首行书有“七帙•三”为帙码。页码序号为六十三•一至十七。六十三为卷数,一至十七为抄写页码。共计7900余字。为实叉难陀译经之卷二十八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六。为早期云南版刻艺术之精品。
2021-08-29
大理市佛图寺塔出土。总长635厘米,宽32厘米。刻本,原为经折装,存二十九折,现将装裱成一卷,千字文号“黎四”,从第一纸开始。存11纸,每纸长56厘米,版高23.8厘米;每纸字三十行。本经为实叉难陀译经之卷五十四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二。卷尾略有残损,每半折写有六行字,每行十七字,共计2950余字。卷首为文殊菩萨礼佛图,当机启问图。卷尾刻印善财童子图。版心中印有“黎四”及页码序号,为早期云南版刻艺...
2021-08-29
纸本设色,纵31厘米,横45厘米。担当(1593—1673)云南晋宁人,俗姓唐,名泰,字大来,释名普荷,通荷,号担当。曾从游于董其昌、陈眉公及李本宁诸大家门下,颇受赏识。明亡后,于祥云水目山受戒,后移鸡足山养静参禅。晚年住持感通寺,直至圆寂。其诗、书、画有“三绝”之誉,为世所重。著有《翛园集》、《橛庵草》 、《拈花颂百韵》 、《罔措斋颂古》等。
2021-08-29
大理弘圣寺塔出土,铜质,保存完好。长20.5厘米。为手握式三股金刚杵,两端作四棱形杵,为两鹰爪包围,爪饰成龙卷草如意纹,爪尖部锋利。杵身中部雕饰成八棱形珠状,两侧对称饰有圆珠纹、弦纹及卷草纹。金刚杵形体较大,纹饰清晰。
2021-08-29
大理弘圣寺塔出土,铜质,保存完好。长10厘米。手握式独股金刚杵,中部为明王头像,雕刻精细,立眉、怒目,高鼻,嘴微张,留有浓密的络腮胡,明王雕像纹路清晰,栩栩如生。明王后脑连一环戒,但已残断,两端为四棱形独股杵,尖部圆润。
2021-08-29
大理弘圣寺塔出土,铜质。通高6.5厘米,宽5.2厘米。螺发高冠,作三面六臂忿怒相。脸颊浑圆,浓眉,眉间有白毫,大眼,着垂视状。直鼻,鼻座宽大,咧嘴。赤足,舒坐,六臂持物,其中一手臂残端。金刚夜叉明王系密教中的五大明王之一,为北方不空成就佛的教令轮身。
2021-08-29
洱源县征集。高15.6厘米,宽7厘米。铁雕铸而成,下身缺失。三头六臂,头戴化佛冠,冠下饰如意纹,冠的两侧下垂飘带;圆脸,双目怒睁,直鼻,鼻座宽大,龇牙咧嘴,留胡须。曲臂,手缺失。上身硕健,身着交领式大衣,下着腰带,于腹前结花扣。整个神像神态威严而又狰狞。
2021-08-29
大理弘圣寺塔出土,铜鎏金。高6.1厘米,宽5厘米。螺发,肉髻低缓,发际分明。圆脸。弯眉,双目微闭,面颊丰颐,嘴唇微闭,面相沉静庄严。着通肩式大衣,衣纹疏密有致。双手结禅定印,结跏趺坐。
2021-08-29
大理弘圣寺塔出土,铜鎏金。通高6.4厘米,宽5.3厘米。螺发,肉髻低缓,发际分明。圆脸,脸颊丰润而饱满。弯眉细目,双目微闭。直鼻,小口薄唇,嘴唇微闭。两肩宽厚,身躯丰颐健壮,神态宁静端庄。身着袒右肩式大衣,衣纹疏密有致。结弥陀定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莲台上端雕饰有宽厚肥硕的莲瓣纹。身后有圆形背光。
2021-08-29
大理州大理市喜洲弘圭山东汉砖室墓出土。通高11厘米,横宽4.4厘米,前后长12.2厘米,长条形支座前后长4厘米。铜鸬鹚鸟为空心铜铸而成,器腹内留有很细的灰色铸沙,以腹底部为开口。器表呈乌黑色,整体呈立姿,昂首,圆目直视前方,嘴尖且长,衔有一尾小鱼。头顶后部留有扇状短冠羽,惜大部分不存。鸟的脖颈粗壮且长,翅膀紧贴腹部,暗刻成羽翅状。尾翼纤细且短,向上翘起。鸟背负有一双耳宝瓶,宝瓶短颈、丰肩,平...
2021-08-29
云龙县坡头村征集,青铜,表面有一层漂亮的矿化层。长12.5厘米,宽7.4厘米。铜斧刃部呈弧形,锋刃圆钝。銎较长,成扁圆体,銎部中腰收束,断面为椭圆形,斧身短宽,銎呈椭圆形。銎壁单面上部阴刻一奔马图,马首右向,作嘶鸣状,中部为一对称阴刻圆圈纹饰,另一面为阴刻两道纹饰呈“儿”字形。
2021-08-29
祥云县大波那木椁墓出土,青铜。长11厘米,宽12厘米。铜钺刃部呈弧形,前刃平伸,呈长方形,后刃末端弧度较大,向后弯曲,呈上钩状。长銎,呈橄榄形,内残留一段木柄。銎中部外侧雕饰有一周穗状纹饰。
2021-08-29
大理市风情岛出土,青铜。长11厘米,刃宽9.2厘米。双叶刃,刃呈半圆形,边刃锋利。半圆形刃后端为扁圆形支銎,支銎分叉于主銎两侧。主銎为扁圆柱体,銎稍长,銎口平直,断面为椭圆形。近銎口两侧饰有一道弦纹,弦纹上端饰有三角形纹,三角形纹中央留有钉孔。
2021-08-29
祥云县大波那木椁墓出土,青铜。长19.6厘米,宽2厘米。杆作长条形,中间凹陷呈槽,其中有隔梁一道,两端呈叉形,为纺织工具,汉代称“椱”。
2021-08-29
大波那木椁墓出土,青铜。高7厘米,口径9厘米。折沿,平唇,浅盘,盘底向内微弧。喇叭形空心柄,底座为圆形盘,向下折足,内空。
2021-08-29
祥云县大波那木椁墓出土,青铜。两件,每件长22厘米。柄部为长方体,前部为圆柱体。分界处雕饰成三段竹节状。
2021-08-29
弥渡县苴力村征集,青铜。高7厘米,唇口直径3厘米。呈扁圆体,断面作椭圆形。铜铃为素面。铜铃中线近肩部留有对称的音孔。音孔呈长方形。铜铃外壁较厚。
2021-08-29
祥云县红土坡石棺墓出土,青铜。两件,一件长10厘米,宽3.5厘米。另一件长9厘米,宽3.4厘米。身为球形,中间留有一音孔。柄为圆杠杆,端部呈弧形,末端较尖。
2021-08-29
祥云县大波那木椁墓出土,青铜。高7.5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8厘米。平口,直壁,浅圈足。腹足之间内收,形成内凹的弧形壁。腹部暗刻云雷纹,下饰鸟形和鹿形纹。中部雕饰有三角形纹饰。
202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