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牛宰羊人齐聚 通宵达旦尽狂欢东山老里么“拼火节”,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相传,老里么傈僳族先祖远古时为逃避战乱,辗转定居在偏僻的老里么,过着耕种狩猎的艰苦生活。由于族群人少,生存环境严酷,每当族人狩猎到猎物,必定在后山拼伙山均分,男女老少各得一份,年年如此。族人为了纪念这种传统,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由各家拼伙聚餐,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拼伙节”。
“正月赶灯会”是祥云县禾甸镇大营社区世代相传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十都会在大营庄自然村隆重举行,相传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赶灯会是大营村民在长期农耕劳作和生活习俗中形成的以传统春节民间赶灯为主要内容,以民间传统歌、舞、乐、物质交流等为载体的一种民间传统文化活动。通过赶灯会,能为大营人民保清吉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能给参与赶灯会的游客带来一年的吉祥、平安和好运,正月赶灯...
南涧彝族“哑神会”是上百年来流传于公郎镇新合村委会介瓦洒彝族村寨中的一种传统祭祀礼仪活动,又名跳“哑巴神”或“跳哑巴”,每年举行一次。每年正月十五这天,全村村民都要集中在村后的山神庙里杀鸡宰羊祭山神,并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用占卦方式选出当年跳“哑巴神”的9名成员和“会头”。到二月初八这天,介瓦洒村民聚集在村中的广场,围着熊熊篝火打歌。打歌队伍里三层外三层,舞圈越跳越大,人越跳越多,舞步千姿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