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龙县境内,居住着汉族以及白族、彝族、苗族、回族、傣族、傈僳族、阿昌族等十多个质朴、勤劳的少数民族。千百年来,云龙汉族与其他兄弟民族团结友爱、和谐相处,他们一起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白族:白族是云龙境内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占云龙总人口的73%。云龙白族人民大都居住在山区,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具有山地民族的特点,那些东部山区白族妇女的衣着服饰色彩鲜明...
滇西云岭大山深处淌处一条不算很长的江水,叫沘江,沘江悠悠南流170多公里后汇入澜沧江。沘江中下游交界的地方,江水绕出一个“S”形的大湾,形成一个类似中国道教文化符号“太极图”的天然地貌奇观。在这天然“太极图”中间有一条细细的小河叫诺水河,沿河往上4公里有一个名叫“诺邓”的古村。诺邓和沘江,记载着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陲的云龙县两千多年的历史与人文故事。“点苍南去钟英地,太白西来建节天”,这是被称为...
云龙白族吹吹腔源于明洪武年间传入当地的江西弋阳腔,又吸收了白族文学、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要素,经过历代白族艺人的发展和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白族艺术风格的戏曲剧种,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由于白族最常用的吹奏乐器“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是当地白族的一种主要戏剧形式,俗称“唢呐戏”,2006年5月被省政府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说白族吹吹腔戏的传播,还与明朝兵部尚书王骥三征麓川...